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物是生存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当前物质水平极大提高,食物诱惑无时不在,如何在充满诱惑的生活环境中,成功地控制或维持体重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在各种减肥方法中,减少能量的摄入成为超重和肥胖个体重要的减肥策略。适当的卡路里限制(CR, Calorie restriction)能减缓老化速度,延长生命长度。但卡路里限制过度,就会转变成限制性饮食甚至是饮食失调。很多饮食失调患者都会经历心理或者身体上的问题,易产生情绪低落、无法集中精力、充满内疚感,甚至有自杀倾向。限制性饮食就是以控制体重为目的,长期严格地限制进食的倾向,是饮食失调发展过程(对体重过分关注、负面身体自我图式、饮食态度失调、限制性饮食行为以及最终的饮食失调临床症状)中常见的而又关键的现象,是不良心理到不良行为转变的关键点,限制性饮食还能够预测暴饮暴食、超重和肥胖。目前我国的饮食失调、肥胖人数虽不及西方发达国家,但增长迅猛,饮食相关的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国民的身心健康并诱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对限制性饮食的系统研究不仅有助于揭开饮食失调等饮食问题的根源,丰富和拓展饮食的相关理论,也有助于推动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预防和干预措施。以往对限制性饮食的研究以认知层面研究居多,而情绪层面的研究较少。因此,从情绪角度对限制性饮食的系统研究不仅有利于发现饮食问题的根源,而且有利于丰富限制性饮食的理论建构。实践意义上,本研究有助于从情绪维度揭示节食成败的原因,对肥胖、饮食失调等身心问题及其诱发的社会问题的预防和干预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本研究关注的限制性饮食群体是饮食失调和进食障碍的高危人群和亚临床群体,并进一步区分为高、低去抑制两种亚类,采用电影片段诱发情绪状态,使用具有生态效度的进食量作为因变量。从正、负性情绪两种维度,考察情绪对限制性饮食者进食行为的影响,共包括两个行为研究。研究一考察负性情绪对不同亚类限制性饮食者进食量的影响,使用悲剧电影诱发被试的负性情绪,同时测量被试在负性情绪唤醒下的进食量,结果发现限制性饮食者在负性情绪唤醒下的进食量增加,进一步区分高、低去抑制限制性饮食者发现,低去抑制限制性饮食者进食量高于非限制性饮食者,而高去抑制限制性饮食者于非限制性饮食者进食量没有差异,因此负性情绪唤醒下限制性饮食者进食增加主要是由于高去抑制限制性饮食者的存在。研究二考察正性情绪对不同亚类限制性饮食者进食量的影响,使用喜剧电影诱发被试的正性情绪,同时测量被试在正性情绪唤醒下的进食量,结果发现限制性饮食者在正性情绪唤醒下的进食量增加,进一步区分高、低去抑制限制性饮食者发现,低去抑制限制性饮食者进食量高于非限制性饮食者,高去抑制限制性饮食者于非限制性饮食者没有差异,因此正性情绪唤醒下的进食增加主要是由于高去抑制限制性饮食者的存在。本研究的主要发现:第一、限制性饮食者在正性和负性情绪唤醒条件下都会增加进食;第二、限制性饮食者在情绪唤醒状态下进食增加主要是由于高去抑制性限制性饮食者造成的,低去抑制性限制性饮食者与非限制性饮食者进食量没有显著差异。情绪化饮食理论、限制性理论及逃避理论,可以有效的解释限制性饮食者负性情绪唤醒下的进食增加现象,但无法解释正性情绪唤醒下进食增加的现象。资源有限假说认为限制性饮食者由于对自己身材存在负面看法,在行为上表现对限制食物的摄取,由于情绪唤醒状态占用了限制性饮食者有限的认知资源从而打破了限制性饮食对进食的监控,导致增加进食。由此可见,在对限制性饮食者的研究中,区分不同亚类是有必要的;限制性饮食者要想成功节食一方面要在认知方面进行自我调控,另一方面也要合理的调整自己的情绪,避免处于情绪唤醒状态,从认知和情感方面共同调控自己的进食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