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合成了氟代碳氢表面活性剂。研究了反应条件对产物产率的影响情况,运用傅立叶红外(FTIR)、核磁(19FNMR、1HNMR)等光谱手段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热重分析,显示出不同程度的热稳定性,开始分解温度:229℃,结束分解温度:574℃,说明这种含氟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并对其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与环己烷的界面张力及其临界胶束浓度(电导率和表面张力法)等性能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表明,所得含氟表面活性剂具有极低的表面张力:21.63mN/m;界面张力:4.03 mN/m;同时具有很低的临界胶束浓度:7.64×10-5mol/L。并从理论上考察了不同长度的氟碳链对表面活性剂性能的影响,随着氟碳链的增长,界面张力呈现上升趋势,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呈减小趋势。从理论上计算了在25℃水中的饱和吸附量(Γ∞)分别为:1.23×10-10mol·cm-2,表面活性剂单个分子所占平均面积(As)分别为:1.35nm2。再以四氟乙烯(TFE)、乙烯(E)、三氟丙烯(TFP)和烷基乙烯基醚为主要原料,制备了均聚物、二元共聚物和三元含共聚物乳液。研究和探讨了聚合条件对乳液聚合的影响,并对乳化剂对乳液聚合及乳液性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激光粒度分析仪(LPS)、傅立叶红外(FTIR)、扫描电镜(SEM)核磁(19FNMR、1HNMR)、及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为主要分析手段,对含氟聚合物乳液进行了分析和表征。为了获得含氟乳液最佳配方及其最佳的实验条件。实验着重对单体配比、引发剂的用量、乳化剂的用量以及反应温度等方面做了仔细的研究。通过实验确定含氟乳液最佳工艺条件。本文在不同的聚合条件下合成了含氟聚合物乳液,然后通过对乳液稳定性、乳胶粒子的粒径、聚合物膜与水的接触角及乳胶粒子的粒子形态等对聚合物进行测定来研究其反应特性。当乳化剂含量为单体总量的1%-9%时,均可制备性能稳定的含氟乳液。乳胶粒子的粒径随着乳化剂用量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当其用量为5%时乳胶粒子的粒径达到最小,乳液的各项性能好,表明当乳胶粒子变小时,乳胶粒子能稳定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