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工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因素分解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Roo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温室气体排放所引起的气候变暖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所共同面对的巨大挑战。工业部门能源消费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我国工业部门排放的二氧化碳占总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5%以上。大连市工业基础雄厚,增长也十分迅速。因此,对大连市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碳排放进行核算和因素分解能够起到指导减排政策的制定的作用。本文在对2007-2014年大连市工业能源消费碳排放核算与分析后,采用对数平均Divisia指数法(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LMDI)以及可拓展的随机性的环境影响评估模型(Stochastic Impacts by Regression on Population,Affluence and Technology,STIRPAT)的方法进行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消费强度、产业结构和产出规模4个方面的因素分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LMDI和STIRPAT的方法对大连市重工业的能源消费碳排放进行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消费强度和产出规模3个方面的因素分解。研究结果表明:(1)2007到2014年,大连市工业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基本保持增加趋势,由4883.98增长至7018.99万吨,年均增长率为5.32%;而能源强度则基本上持续下降,由4050.71降至2218.47吨标准煤/亿元,年均下降8.24%,表明大连市工业的能源利用率有所上升。对轻工业和重工业的碳排放情况进行研究发现,轻工业的能源消费碳排放增长不明显,而重工业的碳排放则基本上持续增长,但是两者的能源强度均有所下降。(2)LMDI的分解结果表明,产出规模效应是大连市工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增长的主要促进因素,产出规模的增长让大连市工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增加5592.36万吨,能源强度效应则是碳增长的主要抑制因素,能源强度的下降导致大连市工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减少3666.91万吨。能源结构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对碳排放的影响则相对微弱。同样,产出规模和能源强度也是影响大连市重工业能源碳排放的重要影响因素。(3)STIRP AT的分解结果和LMDI的类似,产出规模是大连市工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增长的主要促进因素,能源强度则是增长的主要抑制因素,并发现行业结构(重工业占比的增长)和能源结构(煤炭在总能源消费中占比的降低)变化对大连市工业能源碳排放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类似地,产出规模是大连市重工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增长的主要促进因素,能源强度则是增长的主要抑制因素,能源结构变化对大连市工业能源碳排放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
其他文献
职业倦怠已成为教育领域的职业病。教师在工作的重压之下身心俱疲的状态不但影响教师本人及学生的身心健康,更降低教学效率,破坏学校的教学环境。文章从社会、学校、个人的角
邮轮的品牌形象对邮轮的发展意义重大,在极大释放了公众话语权的社交网络时代,探索新环境中中国消费者对邮轮的品牌形象感知有助于邮轮形象管理。本文从认知与情感形象两个维
目的探讨血清肌酐(Scr)水平变化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6月至2019年6月于苏州市立医院新生儿科就诊的NEC病例共160例,依
文章阐述了智能化的优势;分析了在建筑装饰装修施工管理中智能化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建筑装饰装修施工管理中智能化的具体应用,包括实现装饰空间结构数字化调节、协调应
单纯依赖地方政府来承担会展场馆的建设已经难以满足会展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开拓多样化的投融资渠道,鼓励在会展场馆的建设及运营当中大力引入社会资本。P
<正>平凉是农业部划定的全国优质肉牛优势产区。多年来,市委、市政府着眼平凉农业农村发展实际,将牛产业确立为全市四大战略性主导产业和助农增收的富民产业之一,围绕全国农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技术的日趋成熟,以分布式能源在用户侧广泛接入为特征的社区微网系统快速发展。伴随售电侧市场环境逐步开放,用户侧端对端电能交易为优化能源结构、充分发挥分布式能源优势、提高系统效率提供了有效手段与途径。然而,与传统的能源交易相比,社区微网环境下的端对端能源交易具有参与者数量多、交易频次高、单次交易量小等特点,且由于分布式能源的间歇性及社区微网市场主体产消一体化特征,因此为传统集中式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