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巯基、羟基氮杂环配体的有机锡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研究

来源 :聊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z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锡化合物因其在催化、合成、医药、PVC稳定剂、防污、防腐、杀菌等方面的广泛应用而受到世界各国化学家们的极大关注。在此领域里,每年都有数目惊人的研究论文发表。其研究范围不断扩大,涵盖了有机金属化学、无机配位化学、生物化学和药理学等诸多领域,成为极具发展前景的前沿领域。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在对有机锡化合物进行生物活性的研究和筛选的过程中,人们发现某些有机锡化合物具有比顺铂更高的抗癌活性,从而揭开了有机锡化学结构与性能关系研究的新篇章。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使有机锡化学得到了空前的繁荣。根据所得到的微观结构信息,人们不仅对有机锡化合物有了更直接的认识和更深入的了解,而且据此发现了有机锡化合物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由于锡原子具有空的d轨道,所以作为中心原子,能够接受来自N,O,S等配位原子的孤电子对而形成配合物。从配位化学的角度来看,具有多个供电中心的二齿或者多齿配体可使有机锡化合物呈现更为复杂有趣的结构,这不仅体现在配合物配位数的增加和配体配位模式的多样化上,更体现于金属原子核的增多、分子结构的多样化以及分子结构的多维化。从生物化学和药理学的角度来看,含N,O,S原子的配体与人体生命物质密切相关,有关它们与有机锡核的键合方式的研究不仅可以为揭示有机锡化合物的抗癌机理提供必要的实验支持,而且能为开发新型药物提供合理的分子设计方案。出于上述考虑,系统地研究了含N,O,S配位原子的有机锡化合物的合成及分子结构。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有: 1.研究了3—巯基—4—甲基—1,2,4—三唑和三烃基锡(Ⅳ)的反应,得到了4个新型的有机锡化合物,并对它们进行了结构研究。当R3SnCl、3—巯基—4—甲基—1,2,4—三唑与乙醇钠的摩尔比例是1∶1∶1时,得到4个化学式为R3Sn[SC3H4N3](R=Me1,n-Bu2,Ph3,PhCH24)的化合物。配体3—巯基—4—甲基—1,2,4—三唑既含有巯基硫原子又含有杂环氮原子。化合物1和3呈现一维锯齿形链状结构。单个分子通过Sn-S共价键和Sn←N配位键相连。所涉及的中心锡原子均为五配位的三角双锥,三个烷基(芳基)碳原子位于赤道平面,硫原子和氮原子占据轴向位置。 2.研究了5-苯基-2-巯基-1,3,4-氧杂二唑和二、三烃基锡(Ⅳ)的反应,得到了6个新型的有机锡化合物,并对它们进行了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在5-苯基-2-巯基-1,3,4-氧杂二唑的三烃基锡(Ⅳ)衍生物中,配体表现为S,N-二齿螯合配位,但是在不同的三烃基锡衍生物中,如三甲基、三丁基、三苄基、三环己基和三苯基,螯合情况有所不同。当R3SnCl、5-苯基-2-巯基-1,3,4-氧杂二唑与乙醇钠的摩尔比例是1∶1∶1时,我们得到五个化合物:R3Sn[S(C8H5N2O)](R=Me5,n-Bu6,PhCH27,Cy8,Ph9)。当Me2SnCl2、5-苯基-2-巯基-1,3,4-氧杂二唑与乙醇钠的摩尔比例是1∶2∶2时,我们得到一个Me2Sn[S(C8H5N2O)]2的水解产物C27H44Cl2N4O8S2Sn410。结果表明,化合物5-9中配体采用相同的配位方式,且化合物5-9均通过分子间的锡氮作用连接成一维链状结构。但是由于苯基具有比较大的空间位阻,它阻止了另外一个邻近的配体向中心锡原子的配位,因此化合物9没有呈现一维链状结构。在化合物5-8中,配体5-苯基-2-巯基-1,3,4-氧杂二唑采用其巯基硫原子和杂环氮原子与中心锡原子配位,而在化合物9中,仅采用其巯基硫原子与中心锡原子配位。所以,空间位阻的减小有利于杂环氮原子的配位。由于配体发生互变异构,我们得到了一个二甲基二氯化锡(Ⅳ)与配体反应的水解产物,它是一个通过分子间的C=S…O非键弱作用连接起来的二十四元大环化合物。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非键弱作用是构筑像大环那样的超分子的有力工具。 3.研究了4—羟基—2—巯基—6—甲基嘧啶(L1H2)、4—羟基—2—巯基嘧啶(L2H2)、2,4—二巯基嘧啶(L3H2)与二、三烃基锡(Ⅳ)的反应,得到了10个新型的有机锡化合物,并对它们进行了结构研究。当R3SnCl、取代嘧啶与乙醇钠的摩尔比例是1∶1∶1时,我们得到了九个双核单配体的化合物11-19:R3SnL1SnR3(R=Me11,Ph12,PhCH213),R3SnL2SnR3(R=Me14,Ph15,PhCH216),R3SnL3SnR3(R=Me17,Ph18,PhCH219)。当Bu2SnCl2、4—羟基—2—巯基—6—甲基嘧啶与KOH的摩尔比例是1∶1∶5时,在甲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在溶剂热的条件下,我们得到了一个具有聚合链状结构的化合物C52H104N4O6S2Sn520。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12,15和18均是一分子的配体连有两个三苯基锡(Ⅳ)部分的单体化合物。中心锡原子都是五配位的三角双锥构型。配体采用它的巯基硫原子、羟基氧原子和杂环氮原子与中心锡原子配位。在化合物12,15和18的晶体结构中,发现了重要的π…π堆积作用、C-H…π作用和分子内的C-H…N和C-H…O氢键作用。这些非共价键弱相互作用使化合物完成具有超分子意味的分子自组装。化合物20是既包含对称水解梯子又包含未水解锡原子的一维无限聚合链。水解梯子和未水解锡原子通过杂环配体连接起来。配体采用它的羟基氧原子和其邻近的氮原子与水解的锡原子相连,用它的巯基硫原子和其邻近的氮原子与未水解的锡原子配位。这两部分在链中交替出现。 4.研究了3—羟基—2—吡啶羧酸和二烃基二氯化锡(Ⅳ)的反应,得到了10个新型的有机锡化合物,并对它们进行了结构研究。当R2SnCl2、3—羟基—2—吡啶羧酸与乙醇钠的摩尔比例是1∶1∶1时,我们得到了化学式为R2SnCl(3-OH-2-pic)(R=Me21,n-Bu22,Ph23,PhCH224)的4个化合物21-24。当R2SnCl2、3—羟基—2—吡啶羧酸与乙醇钠的摩尔比例是1∶2∶2时,我们得到了5个新的化合物,化学式为trans-Me2Sn(3-OH-2-pic)225,Bu2Sn(3-OH-2-pic)226,Ph2Sn(3-OH-2-pic)227,(PhCH2)2Sn(3-OH-2-pic)228,cis-Me2Sn(3-OH-2-pic)229。当Me2SnO∶3—羟基—2—吡啶羧酸是1∶1时,在苯中回流得到化合物[Sn4(CH3)8(C6H4NO3)O2]30。化合物21呈现一维聚合链结构,中心锡原子为六配位,链与链之间通过分子间C-H…Cl弱作用连接成一个二维网状结构。化合物25也呈现一维链状结构,中心锡原子为七配位。化合物26呈现一维锯齿形链状结构,链之间通过分子间的Sn…O弱作用相连接。化合物27是具有畸变八面体构型的单体化合物。在化合物29中,与化合物25中的反式配位不同,两个配体采用顺式配位的方式与中心锡原子配位。化合物30是3—羟基—2—吡啶羧酸和二甲基锡氧缩合的产物,具有一些类似的有机锡衍生物中的水解梯子结构。通过该部分的研究发现,3—羟基—2—吡啶羧酸可以形成单体或聚合的结构。配体中吡啶环上的羟基对于羧基向中心锡原子的配位没有什么明显的影响。化合物中的中心锡原子均呈现高配位数。单体化合物的形成可能由于苯基的较大的空间位阻所致。另外,在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中还发现了重要的分子间的弱作用(C-H…Cl和Sn…O),这样,多维的超分子自组装结构易于形成。 值得指出的是,不同的反应物比例和不同的有机碱对有机锡化合物的合成有重要的影响。它们使产物锡原子的环境呈现出不同的四配位的四面体、五配位的三角双锥,六配位的八面体或七配位的五角双锥的几何构型,配体也相应的呈现多种配位形式。另外,非共价键弱相互作用、氢键、C-H…π作用和π-π堆积作用的存在,使得有机锡(Ⅳ)化合物在晶格中呈现令人感兴趣的一维链状,二维平面或三维结构。本文也稍微介绍了配位键自组装,氢键作用的自组装,π键作用结果的自组装,从而使读者对超分子化学与金属有机化学的关联不仅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而且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其他文献
本文对HL-CMS水稻的遗传、育性恢复基因的精细定位以及与育性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其主要结果如下:1. 用经典遗传学手段对回交群体YTA//YTB/9311的的1512株单株
化学发光分析法以其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仪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分析快速和容易实现自动化等优点而成为分析化学中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热点,研究和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
在未来十几年,我国将大力发展核能,因此乏燃料的后处理已成为当务之急。到目前为止,PUREX流程是唯一成熟的用于乏燃料后处理的流程,乏燃料后处理PUREX流程中对U中去除Pu、Np是PUR
高中数学知识相较于初中数学知识来讲,知识量、难度都在不断的增加,需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性思维能力与抽象性思维能力才能够对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有较为透彻的理解与认知,并且在
与传统的荧光分子相比,荧光纳米材料具有形貌尺寸易调控、光学稳定性高、可实现多功能化等优点。利用荧光纳米材料作为光学传感器,已成为化学、光学、生物医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论文制备了一系列性能优良的新型荧光纳米材料,包括金纳米簇(AuNCs)、碳点(CDs)及其复合纳米材料(Au/CDs),并基于荧光猝灭或增强建立新的传感平台,实现了对H_2S、Cr(VI)、抗坏血酸以及四环素的检测。第一章
学位
细胞内pH是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因素,不正常的pH会诱导许多疾病,因此,检测细胞内pH值对于生理和病理研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由于荧光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时空分辨率,操作简单等优点,成为检测完整细胞和亚细胞内pH的有力工具,因此检测不同细胞区域的pH探针相继被报道。本论文合成了三个pH荧光探针,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第一章:本章介绍了分子识别及荧光探针,包含荧光探针的组成,荧光团,识别机理
学位
今年7月1日,是拥有6300万党员的中国共产党80周年的诞辰。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回顾80年来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所走过的伟大而艰辛的历程不难看出,这是辉煌的80年,也是
新材料的开发及应用对现代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金属-有机多孔材料作为包含多交叉学科知识特征的材料倍受重视,被广泛应用于吸附分离、催化、光学、磁学等领域。迄今为止,含
多金属氧酸盐(简称多酸,POMs)是一类过渡金属(Mo、W等)与氧结合,在原子和分子水平上可调控组成、结构及性能的金属氧簇化合物。多酸在医药、材料、尤其是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
语言的学习是和文化背景分不开的,文化根植于语言系统中,而词汇是语言的最基本要素,因此词汇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我国的英语词汇教学,往往忽略了对文化背景的教学,因此就产生了文化“负迁移”现象。为了改变这样的一种状况,就需要将文化迁移引入到词汇教学过程中。在当前的词汇教学中教师已经开始注重让学生通过文化迁移来实现对词汇的掌握,使学生感受到词汇不再是没有逻辑的字母的组合,而是一个个的背景故事,这样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