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热链球菌DMST-H2的分离鉴定及功能特性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3441214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嗜热链球菌是常见的发酵菌株之一,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可用于发酵乳及其制品的生产。当前,我国发酵乳市场逐年扩大,功能性发酵乳产品品类日渐多样化、销量逐年攀升,致使优良发酵剂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我国发酵剂制备技术起步较晚,国内发酵剂市场一直被跨国公司垄断。目前国内对嗜热链球菌的研究多集中于菌株的筛选和发酵工艺优化,对其基因组和功能特性的系统研究较少。本文旨在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源于中国本土的、具有良好潜在发酵和功能特性的嗜热链球菌菌株,对其基因组及发酵和功能特性进行研究,为其日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为进一步提升我国乳品行业的安全性和核心竞争力添砖加瓦。首先,从中国传统发酵乳——内蒙古家庭自制发酵乳中分离得到菌株DMST-H2,鉴定为嗜热链球菌。全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嗜热链球菌DMST-H2含有一个大小为1.88Mb的环状染色体,平均G+C含量为38.98%,共有2016个编码基因,大多被注释为代谢相关基因。比较基因组结果表明,嗜热链球菌DMST-H2的基因组结构与参照菌株相似,但拥有40个特有基因。其次,基于体外试验结果与功能基因注释结果对嗜热链球菌DMST-H2的安全性、发酵性能、胃肠道耐受性及功能特性进行系统评价。结果表明,嗜热链球菌DMST-H2无抗生素耐药性、溶血性、生物胺产生能力及相关基因,无D-乳酸产生,无小鼠口服毒性,为安全无毒级。嗜热链球菌DMST-H2在脱脂乳培养基中发酵12 h后,p H下降到4.43±0.01,产酸种类包括甲酸、乙酸、丙酸、异丁酸、异戊酸、L-乳酸等。在基因水平,嗜热链球菌DMST-H2编码了果糖、甘露糖、半乳糖等多种糖类代谢基因,编码了糖酵解等代谢途径。基因注释结果表明,嗜热链球菌DMST-H2含有胃肠道适应性相关基因,体外模拟试验表明DMST-H2在人工胃肠道中5 h后的存活率仍为82.04±2.00%。此外,DMST-H2在4 h时自凝聚力达到了82.06±2.50%,发酵上清液对DPPH的清除率高达94.06±1.20%,对大肠杆菌ATCC 25922和金黄色葡萄球菌RN4220的共沉淀率分别为22.21±0.66%和61.28±2.01%。最后,针对临床中频发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症状,探究了嗜热链球菌DMST-H2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小鼠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灌胃盐酸林可霉素后,小鼠出现稀便,粪便含水量增加,粪便中双歧杆菌和乳杆菌下降的比例高于肠杆菌和肠球菌下降的比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小鼠模型建立成功。灌胃嗜热链球菌DMST-H2后,盲肠肿大及肠道屏障损伤等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同时血浆中的内毒素、D-乳酸和二胺氧化酶含量显著降低。此外,促炎因子TNF-α含量降低,IFN-γ和抗炎因子IL-10含量升高。利用16S r DNA扩增子测序的肠道菌群结果显示,灌胃嗜热链球菌DMST-H2后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得到恢复,Firmicutes含量升高,Proteobacteria含量降低。相较于自然恢复组,灌胃嗜热链球菌DMST-H2更好地促进了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恢复。综上所述,从中国传统发酵乳中分离得到了嗜热链球菌DMST-H2,在基因水平和体外试验两方面验证了该菌株的安全性、发酵特性、胃肠道耐受性和功能特性。嗜热链球菌DMST-H2在恢复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小鼠的肠道菌群、器官损伤、免疫因子水平等方面有积极作用。以上结果表明,嗜热链球菌DMST-H2是具有良好潜在功能特性和应用价值的菌株。
其他文献
随着材料应用科学、分析检测技术、器件设计组装的日新月异,新的体内/外诊断设备及治疗方法不断涌现。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可穿戴和可植入电子器件已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目前,该类器件正朝着微型化、多功能化、自动化、集成化的趋势迅速发展。电源作为电力供给系统对这类器件的稳定运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可用作可穿戴和可植入电子器件的电源主要分为两类,即能量收集型电源和能量储存型电源。摩擦纳米发电机作为
空气悬架由于其良好的隔振性能和高度可调的特性,被广泛应用在商用车上。如今三轴商用车多采用纵向推力杆结构的空气弹簧悬架。为了减少超静定现象带来的轮法向载荷分布不均的问题,中、后桥采用互连空气弹簧,以解决两桥在静载时载荷不均的问题。但由于气体的流动速度受到各方面制约,在冲击工况下两轴车轮的法向载荷差别较大,轮胎性能的发挥受到很大限制,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受到一定影响。因此,为了解决三轴汽车在大冲击
高性能紫外光探测器在环境监控、临床医学、空间探测、军事安全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基于ZnO纳米棒(NRs)的紫外传感器表现出高灵敏度、高响应度和快速响应等特性而倍受关注,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水热法生长ZnO NRs作为感光层,制备了金属-半导体-金属结构的紫外探测器,从实验和理论出发,系统地探究了种子层退火,水热时间、前驱液浓度、无水乙醇添加剂等水热参数及后退火处理对ZnO N
本文利用微分方程定性理论和动力系统分支方法来研究广义Fornberg-Whitham方程的非线性波解,当方程次数n=2,3时分别获得了对应行波系统的分支相图,以及在特定参数条件下方程的非线性波解。并且对高次数情形也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一些结果。参数的存在以及次数为高次的情形给论文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挑战,我们通过对方程做行波变换以及时间尺度变换等一系列转化,将方程对应的奇异行波系统转化为正则系统,从而解
甲醛是一种原生质毒质,对人体有致畸、致癌等重大危害。目前应用在香菇中甲醛含量的检测方法以水蒸气蒸馏法为主。该法耐用性尚可,但处理样品少,对设备密闭性要求高,不适宜痕量甲醛检测,因而难以满足检测需求。此外,香菇中甲醛含量显著高于其它食品,由于自身代谢,贮藏期内香菇甲醛含量也会上升,存在易忽略、难控制等问题。加工过程中,因香菇中甲醛而产生风险性并未降低,可进一步产生并迁移至成品中,导致食品风险系数上升
纳米银具有抗菌谱广和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势,作为无机抗菌剂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包装、电子等领域。然而,纳米银存在制备工艺复杂且不绿色、颗粒易团聚且与高分子材料的相容性差等问题,限制了其在抗菌高分子材料中的广泛应用。木质素(lignin)是一种具有还原性官能团、三维网状结构和环境友好性的天然生物质材料,作为纳米银载体、还原剂和分散剂,可实现纳米银的绿色和可控制备及其良好分散,但未经改性的木质素纳米银复合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重,老年慢性病患者也日益增多,老年人对药物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在外出旅游等特殊场景下,药物的携带与服用是困扰当前老年人健康出行的一大痛点问题,尽管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智能药盒产品,但其在便捷性、有效性和用户体验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如药物取用不便、紧急药物不易取出、无法记录药物服用情况等,与老年人的服药情境和生活习惯有较大偏差。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智能药盒水杯
密封圈的老化与GIS气体密封性密切相关,然而目前密封圈的老化特性尚不明确。本文针对密封圈的老化特性,检测人工加速老化密封圈和GIS变电站运行退役密封圈的老化规律、老化特征和老化机理,同时,试验研究了水(湿)和盐水(湿盐)对密封圈热老化特性的影响,为橡胶密封圈的老化研究提供技术支撑。首先,搭建密封圈人工加速老化试验和检测平台,提出密封圈性能检测的新指标变形恢复率,对不同配方新三元乙丙橡胶密封圈弧形试
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终端设备的数量和无线通信系统规模持续增长,对能量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全球能量短缺问题日益严峻,如何降低通信系统的能量消耗成为了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无线携能通信(Simultaneous Wireless Information and Power Transfer,SWIPT)将射频能量收集技术整合到无线传输中,为能量受限设备持续提供能量以延长续航,实现绿色通信。另一方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能源危机日益突出。传统锂离子电池已无法满足人们的能量需求。因此,开发高比容量和高能量密度的电池系统迫在眉睫。锂硫电池因其高理论比容量、原料储量丰富易得、环境友好等优点而被认为最有潜力的新一代电池储能系统之一。然而,锂硫电池大规模的商业应用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活性物质硫利用率低、多硫化物的溶解、倍率性能差、循环寿命短、锂枝晶的生长等。本论文利用过渡金属硒化物对多硫化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