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不同品种对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的抗性水平鉴定及抗性因子初探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sj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以水稻的不同抗性品种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田间水稻不同品种褐飞虱种群动态;对水稻不同品种的叶鞘构造进行了电镜扫描观察;应用刺探电位技术研究了褐飞虱在水稻不同抗性品种上的取食行为;并在室内应用不同品种饲喂褐飞虱,研究了品种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构建了相应品种上的种群生命表;初步明确了部分抗虫性因子对褐飞虱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田间不同品种上褐飞虱虫量动态:调查了信阳市15个主栽水稻品种上的褐飞虱虫量。结果显示,青两优916上的褐飞虱最多,每百株达1485头;其次是Ⅱ优688和特丰2053,每百株分别达1023头和1005头;虫量最少的是珍珠糯和丰糯801,每百株分别为15头和51头;丰两优916上的虫量也较少,每百株为243头。其余9个品种的百株虫量均分布在244~698头之间。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显示,青两优916上平均虫口数量最大,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Ⅱ优688和特丰2053平均虫口数量稍次之,也与除粤优916之外的其他品种差异显著;冈优5330、Ⅱ优2035、香丰1026、T优28、豫两优一号、D优2035和Y两优一号之间差异不显著;珍珠糯和丰糯801虽与T优28、豫两优一号、D优2035、Y两优一号、丰优28和丰两优916差异不显著,但其与青两优916、Ⅱ优688、特丰2053、粤优916、冈优5330、Ⅱ优2035和香丰1026差异显著。九个水稻品种叶鞘表皮的扫描电镜观察:利用环境扫描电镜对9个供试水稻品种的叶鞘表皮进行观察,结果显示,高感组水稻品种的硅细胞普遍较小、密度较低,钩毛和纤细毛较短且密度较低;高抗组水稻品种的硅细胞普遍较大、密度较高,钩毛和纤细毛较长且密度较高。另外,高感组Ⅱ优688和特丰2053硅细胞较大、钩毛和纤细毛较长,对褐飞虱取食时口针的插入可能造成物理上的障碍;高抗组丰糯801的硅细胞较小、钩毛和纤细毛较短,密度较小,与高抗组其他两个品种差异较大。褐飞虱取食行为的刺探电位研究:通过对褐飞虱取食行为的EPG研究,结果表明,褐飞虱在高感组水稻品种上刺探时间和次数普遍较少,韧皮部取食时间普遍较长;而在高抗组水稻品种上刺探时间和次数普遍较多,韧皮部取食时间普遍较短。说明高抗组水稻品种体表或体内可能存在阻碍褐飞虱取食的抗性因子。另外,高感组Ⅱ优688和特丰2053上的试虫刺探时间和次数较多,韧皮部取食时间较短,表明这两个品种叶鞘表皮的构造对褐飞虱口针的插入造成了障碍;高抗组丰糯801上的试虫刺探时间最短、次数较少,韧皮部取食时间最长,表明该品种叶鞘表皮上阻碍口针刺吸的构造较少,但植株内可能存在刺激褐飞虱取食的化学因子。褐飞虱在九个水稻品种上生长发育和生命表参数分析:采用单管单头饲养法,对褐飞虱在不同水稻品种上的生长发育和生命表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高感组水稻品种上的试虫发育历期较短、个体较大、成虫寿命较长、产卵量较大、成活率和卵孵化率较高;高抗组水稻品种上的试虫发育历期较长、个体较小、成虫寿命较短、产卵量较少、成活率和卵孵化率较低。生命表参数分析显示,在高感组青两优916上褐飞虱的净增殖率较大;高抗组珍珠糯、丰两优916和丰糯801上的试虫净增殖率较低,说明不同的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净增殖率有较大的影响。平均世代周期、内禀增长率和种群加倍时间等参数显示,高感组与中抗组、高抗组品种间的差别较大,珍珠糯、丰两优916和丰糯801上试虫的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较低,种群加倍时间较长,显示出较高的抗虫性。高感组和中抗组则相反,但两者间则差别不大。种群趋势指数显示,所有品种均大于1,说明种群都将是增大的趋势。另外,高感组Ⅱ优688和特丰2053上的试虫发育历期较长、个体较小、内禀增长率较低,但寿命较长、卵发育历期较短,说明该品种叶鞘表皮上可能存在阻碍褐飞虱口针插入的抗性因子,但该品种的汁液还是为褐飞虱所嗜食的;高抗组丰糯801上试虫发育历期较短、个体较大,但寿命较短、卵发育历期较长,而且在翅型分化中出现了4头长翅型雌虫,显示出较高的抗虫性。结合扫描电镜和EPG参数分析,说明该品种植株体内可能存在刺激褐飞虱取食的化学因子,并且叶鞘表皮上缺少阻碍口针插入的物理抗性因子,所以褐飞虱在该品种上刺探次数少、刺探时间短,能快速找到合适的刺吸部位。褐飞虱受精卵与非受精卵发育的形态学观察:研究表明,褐飞虱产下的卵并非全部是受精卵,非受精卵和自然死亡卵共同影响田间褐飞虱的实际发生情况。本试验通过对褐飞虱卵发育过程的显微观察,结果表明,在卵的发育过程中,眼点的出现与否和卵颜色的变化是判别受精卵和非受精卵的有效标准,可用于准确判别褐飞虱卵的受精率。褐飞虱翅型分化的形态学观察:研究表明,长翅型的大量出现预示着褐飞虱将要迁飞,故翅型的辨别在预测预报上意义重大。本试验通过对褐飞虱各龄期若虫发育过程的显微观察,结果表明,褐飞虱翅型的分化在5龄若虫期即可分辨。在5龄若虫期,如果前翅翅芽伸达后翅翅芽端部,甚至稍稍超过后翅翅芽,则将发育成长翅型。如果前翅翅芽未达后翅翅芽端部,与后翅翅芽端部仍有一小段距离,则将发育成短翅型。在5龄若虫期进行虫情调查,预测长翅型出现的概率,可使预警期提前至少3天。
其他文献
利用简化的Ga As被动调Q激光器设计激光器教学实验,研究了激光谐振腔腔镜参数变化以及可饱和吸收体小信号透过率改变对激光输出特性(脉冲输出功率、脉冲宽度和重复频率)的影
目的探讨雪旺细胞与细菌纤维素体外共培养时的生物相容性,为细菌纤维素制备成组织工程化神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背根神经节与细菌纤维素膜体外共培养,分别在培养的第1、2、
温度是影响烟草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子。作为低温敏感植物,烟草移栽前后若受到13-18℃的低温并持续一周左右,即可引起叶片未长够正常数目即现蕾的早花现象。烟草早花
短时透析治疗是80年代末期血液净化领域的一个重要进展。在目前报道的各种短时透析治疗方法中,高效透析(HED)具有操作简便,不需要特殊设备,便于推广的特点。为了观察其透析充分性、临床
在分析当前新形势下,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城乡统筹、生态环境保护等一系列综合性的社会经济命题对土地开发整理的要求,认为,土地开发整理正由单一的补充耕地目标向综
为规范区域电力市场的建设和运营,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确保区域电力市场试点的顺利进行,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近日颁发了《关于区域电力市场建设的指导意见》、《电力市场
目的:总结目前临床实践指南关于诊断嗜铬细胞瘤的建议,以及调查临床实践指南诊断嗜铬细胞瘤的建议之间的差异是否能被所引用的不同研究证据解释,并使用经过验证的标准化评估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利益主体开始分化和重新整合,贫富差距逐渐扩大,社会纠纷数量不断增加,司法机关承受着巨大的解纷压力。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
背景:药疹是药物不良反应中的一种类型,也是皮肤科的常见病。近年来,随着新药的不断上市及广泛应用于临床,药物的使用频率及数量不断的增加,导致药疹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特别是
玉米是河南省重要的粮食作物、饲料和轻工业原料,玉米病虫害制约着玉米的生产,造成产量降低,品质下降。近年来,以15%克·福种衣剂等为代表的新型复配悬浮种衣剂越来越多地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