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著名市场学家Stan Rapp和Tom Collins指出,从市场营销的发展来看,20世纪60年代是大众营销时代,20世纪70年代以后便进入了市场细分时代,任何产品都不能满足所有人群的需求,因此市场细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营销工作的基础。目前,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轿车市场的销量每年都以两位数的增长速度,私车消费成为拉动轿车需求增长的强劲动力。我国轿车在汽车销量中的比重开始超过载货汽车和客车,到2002年底,轿车、货车、客车三者的销量之比已经接近35∶33∶32,表明我国汽车消费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预示着我国私车消费新时代的来临。但是,我国加入WTO以后,汽车产品的关税逐步下调,汽车市场的开放程度和竞争激烈程度会越来越高,汽车市场也必将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发展。 因此,如何对汽车市场进行科学的细分,怎样有效的对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潜力进行预测,是汽车厂商十分关心的课题,本文便从市场的角度出发,探索汽车市场细分的标准、方法,进而探讨市场预测的方法和模型,并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进行展望,以期为汽车生产者、汽车市场的研究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发和借鉴。 由于国外轿车市场发展的历史很长,激烈的市场竞争已经是国外有了一套市场细分的理论和方法。在市场细分方面,国际上通常采用底盘、发动机排量、功率、车厢内空间等综合因素划分出轿车级别。近年来,国内轿车市场发展迅猛,轿车企业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在对国内轿车市场的现状、发展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之后,本研究指出目前国内对轿车市场的细分还没有独特的、切合国情需要的方法。因此,提出了以轴距为主要指标,兼顾价格因素对轿车市场进行细分的方法,把轿车市场分成微型轿车市场、小型轿车市场、紧凑型轿车市场、中型轿车市场、中大型轿车市场、豪华型市场等6大类。 市场细分更好的把握市场的前提条件之一,但是只有市场细分也是不够的,还需要对市场规模进行预测,才能更准确的把握市场。因此,本研究在对市场预测的方法、技术和模型进行了系统综述的基础上,并根据市场预测的理论和方法,收集汽车市场的历史数据,综合采用多种方法对国内汽车市场的规模进行了预测,并对每一个细分市场的需求量进行了预测。 市场预测的方法很多,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本研究采用四种模型,即指数平滑模型、弹性系数模型、趋势推测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合四种模型的优缺点,将四种模型的预测值进行平均化处理,对2004年轿车市场的各种车型的需求量进行了预测,即2(X)4年轿车市场各车型总体的需求量为264.05(万辆),微型轿车的需求量为18.26(万辆),小型轿车的需求量为70.69(万辆),紧凑型轿车的需求量为121.68(万辆),中型轿车的需求量为67.08(万辆),大中型轿车的需求量为12.23(万辆),豪华型轿车的需求量为76.19(万辆),可以看出我国轿车市场的需求量仍然呈上升趋势,稳步增长。 根据商务部预计2(X阵年全国轿车产量达到260万辆,比2003年增长26%左右,本文的预测结果非常接近,说明和市场有一定的吻合度。但是,一方面,由于轿车市场的需求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国民生产总值 (GDP)、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年收入、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保费、轿车本身、制造商、销售商、潜在顾客、周边环境、相关产品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我国轿车市场真正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所以历史数据积累相对较少,而一些模型的应用要求数据量达到一定的程度,文的一大难点。另外可以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罗nee)数据的搜集是本方法和数据挖掘〔data mining)方法应用到需求量的预测中,使本研究还有一些方面留待以后加以改善。 中国轿车市场潜力巨大但竞争也将日益激烈,我国的轿车工业要走集团化生产道路,发展规模经济,降低产品成本并不断引进先进技术,形成独立自主开发能力,不断推出技术密集、高水平的新产品,这样才能提高竞争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