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匮乏问题的日益严重,发展综合能源系统成为促进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实现多种能源优化利用的有效手段。由于能源系统规模在能源互联网的推动下不断扩大,云边协同调控方法相比于传统集中式优化方法在处理多利益主体、多能量耦合的协同运行问题中表现出较大优势。本文综合考虑多种供能系统的运行成本、不同能源形式响应特性的差异,研究了考虑虚拟储能的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方法,旨在采取合理有效的调控手段实现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B09047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匮乏问题的日益严重,发展综合能源系统成为促进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实现多种能源优化利用的有效手段。由于能源系统规模在能源互联网的推动下不断扩大,云边协同调控方法相比于传统集中式优化方法在处理多利益主体、多能量耦合的协同运行问题中表现出较大优势。本文综合考虑多种供能系统的运行成本、不同能源形式响应特性的差异,研究了考虑虚拟储能的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方法,旨在采取合理有效的调控手段实现对系统中各类资源的逐级精细化调控和区域自主优化,具体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根据综合能源系统“横向多源互补,纵向多层协调”特征,提出了以能量管理云平台为集中调控层、以各区域的边缘控制器为分布协同层的云边协同调控架构,接着依据“源-网-荷-储”架构依次分析了综合能源系统内能源生产、转换以及储存设备的工作原理并建立其数学模型。考虑到综合能源系统内设备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根据抽象等效性原理将系统中区域热网以及柔性负荷视为虚拟储能设备并从充放能功率、充放能时间以及虚拟荷能状态等指标对其进行储能化建模,使得这类灵活性资源能够与常规储能设备共同构成广义储能参与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和模型基础。2)综合考虑各类调度资源的功能和动态响应特性,将虚拟储能视为灵活性调度资源,提出了日前、日内两个阶段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基于可再生能源发电以及不可控负荷的中长期及短期预测结果,以系统运行经济性和安全性为优化目标,综合考虑能源供需平衡以及可控设备运行特性约束,在日前阶段将区域热网、可控冷热负荷和可转移负荷纳入可调度资源,利用热电耦合互补特性进行综合能源协同优化调度。进一步地在日内阶段将可中断负荷和DLC负荷纳入可调度资源,利用电力设备快速响应特性平抑系统短时电功率波动。仿真结果表明,融合虚拟储能的综合能源系统能量优化模型可在降低计算复杂度的同时有效提升系统调控灵活性。3)为充分发挥综合能源系统中各区域能源资源的时空互补优势,综合考虑参与协同的区域利益及其调节能力,提出了适用于能量优化实时阶段的综合能源系统云边协同调控方法。基于各区域可再生能源发电和电负荷的最新预测结果,在能量管理云平台建立了满足系统整体运行经济性与安全性目标的实时能量优化模型,在边缘控制器利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建立了以日内优化结果为参考值的精细化调控模型。进一步地将两者整合成可利用分布式优化算法求解的形式,在有限次迭代过程中实现区域自身利益与综合能源系统总体效益的均衡。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区域间联络线的传输功率协调以及电储能、DLC负荷的辅助调用,可有效平抑可再生能源出力和电负荷需求的实时波动,提高综合能源系统整体运行调控的鲁棒性与有效性。
其他文献
在以复杂任务为导向,信息承载量大且多维呈现的态势感知系统环境中,信息的可视化呈现方式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人机信息交互效率。本文以民用态势界面AIS信息服务平台为例,以复杂网络理论为研究基础,探究适用于一般态势界面的多重视觉信息编码优化设计方法,以提高界面的可用性。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建立了态势界面信息图元内隐关联表征方法。本文通过对复杂网络的基本性质、四个静态统计特性、常见的网络模型以及
近年来,轴向磁场永磁(Axial-Flux Permanent-Magnet,简称AFPM)电机因结构紧凑、效率高、转矩密度大等优点在电动汽车驱动领域广受关注。该电机结构多样,其中单定子单转子(Single-Stator Single-Rotor,简称SSSR)结构和单定子双转子(Single-Stator Double-Rotor,简称SSDR)结构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定子无轭部分段电枢(Yoke
作为历代医家数千年智慧凝聚的产物,中药复方因其临床实践丰富且疗效确切至今仍被广泛应用,并成为中药基础研究的重点研究对象。有效预测中药复方的作用靶标对于探索中药分子机理以及明确中药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的基于计算的药物靶标预测方法大多集中于西药单分子药物,研究对象的本质区别导致其并不能直接应用于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调控机理特点,且必须通过其组成药材的活性成分来发挥药效的中药复方上。虽
非介入式负荷辨识技术是一种通过采集用户入口端电压、电流等负荷特征量,对用户负荷进行状态检测和能耗管理的一种技术。其能够为供电部门和用电客户提供细粒度负荷用电信息,合理规划电力系统,减少电能消耗,实现电力资源的科学配置。目前针对非介入式负荷辨识的研究,大多采用合成数据或者公共数据集在实验室进行研究,工程应用性不强,并且针对家庭中重要的电热负荷的细分研究不足。除此之外,细粒度数据的应用大多围绕居民的故
组织病理图像是癌症诊断的“金标准”。全切片组织病理图像分辨率十分高,病理医生对病理图像的判别主要根据自身积累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主观性,诊断效率低,不可重复。计算机辅助诊断可以有效地避免诊断的主观性,提升诊断效率和准确率。本文以乳腺癌组织病理图像为研究对象,开展病理图像计算机辅助的分类和分割方法的研究,搭建乳腺癌病理图像智能化诊断平台。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深度学习实现了乳腺癌病
目前,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不断提升新能源消纳水平,推动储能技术应用与发展,已成为我国能源主要战略。在大规模高占比新能源已成为电力系统重要发展趋势的当下,柔性直流输电技术(VSC-HVDC)作为重要解决方案,不仅克服了长距离大功率传输难题,而且解决了当前交流系统面临的环境、经济难题以及包括潮流控制稳定性、新能源并网、电能质量和异步互联等问题在内的技术难题。为实现多样化的交流应用需求,
单管谐振变换器结构简单、体积小、控制方式简单,同时利用软开关技术,提高电路的开关频率和变换器电路工作效率,在中小功率适配器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的单管谐振变换器开关管电压应力较大,导致电源输入电压较低、范围较窄等问题,影响了此类电源拓扑的实用性。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宽电压输入的MHz(Megahertz,MHz)级单管谐振变换器数字多模式控制算法。首先分析了单管谐振变换器的工作
结构健康监测系统通过对结构状态的在线监测,实现对结构故障的判断和预警,可以有效避免事故发生和降低结构长期维护成本。压电阻抗法是一种低成本的、灵敏度高的结构健康监测方法。目前基于数据驱动结构的压电阻抗分析方法大多依据结构响应与基准信号之间的变化判断结构健康状态,但是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精确的基准信号往往难以获取和衡量。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设计了含可调电感的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和数据增强方法,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能够在保证用户能源消费的同时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提高能源利用率,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有效方法。随着能源市场的改革,需求侧在能源市场中的地位逐步上升,使得负荷聚合商和用户参与市场进行策略博弈成为可能。综合需求响应作为一种应用于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需求侧管理手段,能够有效缓解逐步提升的用户能源消费需求给区域综合能源系统造成的供应压力。因此,研究用户和聚合商在开发电力市场背景下的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