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上颌第一恒磨牙牙体解剖基础知识。探讨其临床治疗的特征及方法。方法:1)收集80颗离体上颌第一恒磨牙,开髓后在体视显微镜下寻找疏通根管,记录根管数目。2)肉眼观察根尖孔数目及类型;游标卡尺测量工作长度及解剖根尖孔到根尖项点的距离;3)平髓室底平面将牙冠磨除,肉眼观察各根管口分布位置。游标卡尺测量根管口之间距离。4)透明牙标本法观察根管系统。5)选取患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的上颌第一恒磨牙52颗行根管治疗,术中采用小号K锉配合15%EDTA溶液探查根管,记录根管数目。结果:1)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发现71颗上颌第一恒磨牙近颊根为双根管,其双根管率为88.75%;2)80颗离体上颌第一恒磨牙MB1、MB2、DB及P工作长度的均值为18.34mm、18.02mm、18.10mm、20.21mm;近颊根、远颊根及腭根根尖孔数目分别为121、81、80。3)上颌第一恒磨牙近颊根、远颊根及腭根根尖孔至根尖顶点的最大距离分别是2.5mm、2.0mm、2.5mm,平均距离分别为0.68mm、0.30mm、0.53mm;4)近颊根双根管口之间的距离平均为1.75mm;5)80颗离体上颌第一恒磨牙近颊根中,74颗近颊根为双根管,71颗为Ⅱ型和Ⅲ型根管,占全部近颊根根管系统的88.75%;6)临床治疗的52颗上颌第一恒磨牙中,有36颗牙近颊根为双根管,双根管发生率为69.23%。结论:上颌第一恒磨牙近颊根存在着较高的双根管率,因此在根管治疗中应仔细寻找,以提高根管治疗的远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