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节段拼装空心混凝土桥墩拟静力试验和分析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uan_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桥梁节段施工技术是当今桥梁工程的主要发展趋势,已有的相关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上部结构,对于下部结构的实际应用国外走在前列,我国相对落后。由于节段拼装施工技术可以缩短工期、交通干扰小、环境影响小、预制构件质量有保障等方面的优点,该技术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但是节段拼装桥墩的抗震性能究竟如何,目前缺乏系统的研究,已成为困扰桥梁设计工程师和业主的技术难题。鉴于上述原因,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通过拟静力试验研究方法,进行了10个大比例尺试件的拟静力试验。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10个大比例尺试件中的6个为预制节段拼装空心混凝土桥墩,设计比较的主要参数为现浇式、承插式以及节段式三种不同的连接构造,有无预应力筋,预应力筋有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布置位置,是否采用纤维混凝土。另外,作为前期已经完成的实心试件试验的补充,进行了4个预制节段拼装实心混凝土桥墩在高轴压比、混合预应力筋布置、增加简易钢阻尼器、碳纤维布约束等研究参数状况下的拟静力试验。比较分析了各个试件的破坏形态、易损部位、荷载位移滞回曲线、残余位移、曲率分布、耗能能力、粘滞阻尼比等,比较了普通钢筋混凝土桥墩、预应力混凝土桥墩和节段拼装桥墩之间拟静力行为的异同。 (2)采用纤维模型分析方法对各个试件进行了数值模拟。纤维模型建模时,可以对接缝,有粘结和无粘结预应力筋进行较好的模拟,而对于墩底采用碳纤维布约束或纤维混凝土的试件目前尚没有合理的分析模型,本文在参考已有相关文献基础上,尝试通过指定混凝土本构模型中的相关参数来对碳纤维布、纤维混凝土的约束效果和力学特性给予模拟考虑。进而比较了纤维模型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异同。随后针对纵筋配筋率、预应力筋有无粘结、预应力筋配筋率、初预应力大小、预应力筋布置位置、混合预应力筋布置、恒载轴压比和墩柱节段数目等若干因素进行参数分析。
其他文献
碎石桩复合地基作为一种常见的地基加固形式已经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交通土建以及机场港口等各种软土地基处治当中。碎石桩承载性能的发挥主要依靠桩周土体所提供的径向的约
随着城市开发和交通建设的迅猛发展,设计和施工中遇到下伏空洞地基的情况甚为常见。如何合理评价下伏空洞地基的稳定性成为该类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若处治不当可能给工程带来
随着土木工程结构大型化、复杂化和多样化的发展,结构选形优化设计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对于复杂形态大跨空间结构,如何实现结构的优美形体与合理受力的协调统一,在概念设计
临坡矩形基础地基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形式。在许多建设工程中常会遇到需要把矩形基础设置在靠近斜坡顶部、斜坡上及计划开挖或者已经开挖的基坑附近的情况:如一些山区城市,常需
混凝土结构因其取材方便、可模性和耐久性好且经济适用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设计、施工、使用不当及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有大量的混凝土结构需要加固。纤维水泥砂浆加固方法是一种比较经济、使用比较广泛的加固方法,其加固效果取决于加固层与原结构层的黏结性能。目前对纤维水泥砂浆与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的研究较少,研究方法局限性比较大,不适用于加固现场的黏结质量评定。本文采用钻芯拉拔试验方法对二者的界面黏结性能进行研
本文基于国内外溃决土石坝的调查分析、室内以及现场溃坝试验研究资料,针对土石坝溃决机理、溃口发展与溃口流量过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以下创新成果: (1)通过对国内
本文设计了3根PVA-ECC柱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分析了高轴压比下配箍率变化对柱抗震性能的影响,并对比分析PVA-ECC柱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差异。  通过对3根PVA-ECC
近二三十年来,大型钢结构在国内外场馆类公用建筑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跨度大,造型新颖,深受大众欢迎。大型钢结构施工中应力与变形随施工进展发生变化,且与使用状态相差较大。为了
本文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再生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并对按照现行规范GB50010设计的再生混凝土梁和柱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6个方面:(1)按照《普通混凝土用
预制叠合剪力墙结构属德国技术,由两层预制侧墙板和起拉结作用的格构钢筋以及现浇混凝土组成,是一种集构件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制作以及装配化施工于一体的新型建筑结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