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吊钟花属植物繁殖技术研究

来源 :江西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齿缘吊钟花(Enkianthus serrulatus(Wils.)Schneid.)和灯笼树(Enkianthus chinensis Franch.)同属杜鹃花科(Ericaceae)吊钟花属(Enkianthus Lour.)植物,既可观花,又可观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但迄今鲜见人工栽培和园林应用。为了充分发掘利用这些野生观赏花卉资源,本文对齿缘吊钟花与灯笼树的种子萌发条件、播种和扦插生根技术进行研究,以期筛选出最适宜的条件。研究结果如下:(1)种子萌发试验:开展了不同光照、浸种时间、激素种类、GA3时间、GA3浓度、浸种时间与GA3浓度组合处理对齿缘吊钟花和灯笼树种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吊钟花属植物种子均需要光照;齿缘吊钟花以35℃温水浸种2 h的效果最好,灯笼树则以1 h的效果最好;GA3是最适合用来促进齿缘吊钟花和灯笼树种子萌发的植物激素;齿缘吊钟花和灯笼树均以100 mg·L-1浸泡6 h的效果最佳;浸种时间与GA3浓度组合试验中,齿缘吊钟花和灯笼树均以浸种4 h后100 mg·L-1 GA3浸泡种子6 h的效果最优。(2)播种育苗试验:对种子进行不同播种时间和育苗基质处理。试验表明:齿缘吊钟花和灯笼树适宜在4月初进行播种,适宜的育苗基质为泥炭土和杜鹃花基质。(3)扦插生根试验:以当年生枝条为材料,进行不同生根激素种类、生根激素浓度、生根激素处理时间、扦插基质和留叶数量处理。结果表明:IBA是最适宜齿缘吊钟花和灯笼树扦插育苗的生根激素;齿缘吊钟花适宜的生根激素浓度为200mg·L-1,灯笼树则为100 mg·L-1;最适宜齿缘吊钟花和灯笼树生根激素处理时间为6 h;齿缘吊钟花最适合的扦插基质为珍珠岩,灯笼树则为河沙;齿缘吊钟花和灯笼树留两片半叶较好。根据隶属函数法分析,最佳组合是用100 mg·L-1国光生根粉浸泡有一片半叶的齿缘吊钟花枝条6 h,扦插在珍珠岩中,生根率可达65%。最佳组合是用100mg·L-1IBA浸泡有一片半叶的齿缘吊钟花枝条6 h,扦插在基质(泥炭:河沙:珍珠岩=3:2:3,体积比)生根率可达60%。本研究找到了齿缘吊钟花和灯笼树种子萌发的最优条件和播种育苗的最佳时间和基质,探索出两种植物扦插育苗的最佳组合条件,这些成果将为两种野生花卉植物引种驯化、品种繁育和园林应用做出积极贡献。
其他文献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税制完善,在我国经济和税收领域不断涌现出一些新现象、新问题。党在十九大报告中重申了“两个毫不动摇”方针,明确了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指明了民营经济的发展方向。而中小企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民营企业未来的发展前途,也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的质量水平。由此看来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已经成为推进我国经济社
株型是水稻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IPA1基因作为控制水稻理想株型的主效基因,其ipa1突变体具有使水稻株高增加、茎秆增粗、分蘖减少、粒数增加的效应,在杂交水稻育种中应用潜力巨大。本研究对6个ipa1-1D、6个ipa1-2D及6个IPA1三种等位类型恢复系材料的农艺与产量性状、茎杆强度、IPA1基因表达模式等进行了研究;将6个ipa1-1D、6个ipa1-2D恢复系材料与5个不育系材料进行不完全双列
随着国家的发展建设以及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天然气的需求量逐年增加。目前大部分天然气管道主干线输气量接近设计最大输气量,造成检测器在该类管道的运行速度远超过设备的最佳运行速度区间,轻则影响检测器的探头、里程轮及其它电子器件对管道数据的采集质量,导致检测结果无效;重则加大检测器在管道内的运行风险,一方面可能造成检测器自身零部件的损伤,另一方面检测器会对管道内部结构及其附属件造成破坏。搭载速度控制装置的检
水是生命之源,由于水资源在地域上的分布不均匀性以及污染和浪费行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愈发严重。同时,管道漏损率居高不下,主要原因之一是供水管道破损漏水现象,且仅在出现严重漏水时才被发现,此时水资源浪费己经非常严重。目前漏水检测所需人力成本大,操作复杂及实时性差等问题日益突出成为热点问题。随着信息化和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提出研究物联网环境下的自来水主干道监护系统,进行供水管网的远程自动漏损监测具有重
研究直播稻田杂草发生特征及其对籼型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以明确直播田杂草防除时期和适宜化学除草剂选型,开展了直播方式、杂草防除等早晚稻试验。早稻试验设置旱直播(DDS)、湿直播(WDS)和水直播(FDS)3种直播方式和播后2叶1心前除草(C_1)、2叶1心至3叶1心除草(C_2)、全生育期除草(C_3)及全生育期不除草(CK)4个除草时期进行盆栽试验;晚稻试验以美香占2号和泰优871为供试
稻草还田是改善农田生态系统中土壤碳氮养分,进行土壤培肥的重要方式,但稻草焚烧现象在生产中普遍存在。为了探讨长期稻草还田模式对南方双季稻区土壤有机碳、氮的影响,借助2009年建立的稻草还田定位试验平台,研究了等量氮、磷、钾养分条件下稻草直接还田(SR)、稻草焚烧还田(SBR)和单施化肥(F)对双季稻田产量及土壤有机碳氮组分差异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2017-2019年,与单施化肥相比,稻草直接还
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保障水稻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危害水稻安全生产的常发性病虫害主要有稻瘟病和螟虫等。长期实践表明,培育或者发现携带抗性基因的抗病虫新品种是防治水稻病虫害发生的主要方法。本研究在前人研究及本实验室前期工作获得转Bt基因抗虫水稻的基础上,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回交技术,将川抗30中携带的Pi-ta、Pib和Pikm三个稻瘟病抗性基因转移至昌恢121T、昌恢891T和R205选
水稻直播作为一种轻简化的种植方式,以其省力、省工、节本增效等特点而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同时也适应中国现代农业和水稻规模化的发展。江西省是我国双季稻主要产区之一,直播晚稻因早稻茬口衔接播种较晚,抽穗扬花期易遭受“寒露风”低温天气的影响,且发生较为频繁,导致水稻不能安全齐穗,产量与品质下降。本试验收集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面积推广的直播晚稻品种,筛选出适宜直播的双季晚稻品种,且研究抽穗扬花期低温胁迫对不同晚
稻瘟病和褐飞虱每年给水稻的生产带来巨大的危害,而利用抗性基因培育抗病虫新品种是当前的主导趋势,并且通过导入、聚合多个抗病虫基因也被认为是最绿色有效的方法。本研究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olecular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MAS),结合常规杂交、回交育种方法,对高抗稻瘟病基因Pigm和抗褐飞虱基因Bph14、Bph15进行转移。并对改良后的稳定株系在背景恢复率、农艺
莲在我国广泛种植,是一种具有较高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的水生经济作物。在白莲的种植过程中,其产量受到诸多因素影响,白莲腐败病发病严重,对其产量影响巨大,已成为制约白莲种植的瓶颈问题。本文对白莲田间病害进行了调查,对病原物进行鉴定和室内药剂筛选,并对白莲腐败病进行大田防控试验。此外,利用受尖孢镰刀菌侵染的莲茎LD(Lotus Disease)以及健康莲茎LH(Lotus Health)样品进行RN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