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Ds转座子标签在水稻中的应用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eetl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构建三个双元载体的质粒pDsE、pDsG和pAc和农杆菌介导的T-DNA转基因,发展了一个带有基因捕获器和增强子捕获器的Ac/Ds转座子系统作为插入序列标签来研究水稻基因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农杆菌介导的T-DNA转基因,共获得1188株独立可育的转基因水稻植株。其中来自日本晴的转基因水稻为526株包括NAc(转pAc)51株,NE(转pDsE)361株,NG(转pDsG)114株;来自中花-11号的转基因水稻为662株,包括CAc(转pAc)176株,CE(转pDsE)320株,CG(转pDsG)166株。潮霉素抗性试验表明T-DNA在水稻染色体中平均插入位点数为1.3个;通过Southern杂交分析,T-DNA在水稻基因组中的平均拷贝数为1.8个。 2.T-DNA插入到水稻基因区的GC%含量分布与插入到基因组DNA的分布基本一致。通过对126个T-DNA插入位点两侧500bp水稻序列GC含量分析,表明插入位点处水稻基因组DNA平均GC含量为42.5%。83%的T-DNA插入子落在水稻GC含量为30-50%的基因组区域。有50个T-DNA(40%)插入到水稻的基因区。 3.T-DNA在水稻基因组DNA的插入,既有准确的插入,又有不准确的插入。在182个T-DNA与水稻的结合序列析中,只有69个序列(38%)中没有filler-DNA的存在;而存在filler-DNA的序列有113个,占总数的62%,长度从1bp到数百bp不等。通过对61个大于50bp的filler-DNA分析,发现来自T-DNA内部的DNA序列是filler-DNA的主要来源,总共有49个占总数的80%;有8个(13%)是来自于T-DNA以外的双元载体主干序列;另有4个(7%)与水稻序列和载体序列都没有同源性。在158个右边界旁邻序列中有77个保持了特征序列TGA;而左边界序列的变化比较大,没有发现在某一特定核苷酸断裂的现象。在T-DNA左边界与水稻基因组DNA直接相联的序列中发现有1-8个碱基的同源序列存在。另外还发现有16例T—DNA RB—LB的直接串联。 4.Ds元件附近的基因组DNA结构对跳跃频率有影响,PCR分析表明,来自11个Ds亲本总共20个F2群体其Ds跳跃频率变化范围为0-40%;而亲本Ds元件拷贝数对Ds的跳跃频率影响不大。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Ds在F2群体中的重新插入频率和独立插入频率都保持在70%以上。有Ds插入但没有Ac元件而稳定插入的F2植株频率变化范围在14-33%之间。 5.Ds在水稻基因组DNA中有插入到基因区的倾向。在29个Ds插入位点旁邻博士学位论文:Ac/D夕转座子标签在水稻中的应用 序列的分析中,有17个(59%)插入到了基因区,其中有6个在启动子区域, 7个在外显子区域,有4个在内含子区域。另外还有10个序列位于非基因区 域。Ds插入位点的两侧会形成sbP水稻碱基的正向重复。6.在Ds独立插入的FZ水稻植株的叶、根、花和种子中,增强子捕获器的GUS 活性的检出率为28%,基因捕获器的GUS活性检出率为22%。
其他文献
用发展的眼光对中医药院校实验室的安全状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不同隐患存在的主要范围及形成原因,概括了火灾"五易"的特点,强调了人为因素在事故形成中的作用,提出了"六防三用"原
<正>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所有社会成员都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之一。加
在事实认定活动中遵循证据裁判原则是当代刑事诉讼的主要特点之一。我国《刑事诉讼法》虽然没有明确规定证据裁判原则,但是该原则在司法解释等规范性文件中有所体现,并成为以
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开始影响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使得以前的传统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难题,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
儿童的发展是主动学习的过程,教师的基本任务就是促进儿童主动学习,努力为幼儿提供多种“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机会”,创造能让幼儿“动”起来的机会。由于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年龄
大工程观教育理念是着力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南华大学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思索、改革和实践,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