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肺癌脑转移的立体定向放疗(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 SRT)疗效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分析行SRT的152例肺癌脑转移病例。SRT组59例,联合SRT+全脑放疗(whole brain radiation, WBRT)组40例,WBRT失败后SRT挽救组53例。结果全组随访率为97.5%。单纯SRT组、联合组、挽救组6月、1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6%、93.4%,94.2%、90.8%,81.7%、77.5%(X2=5.39,P=0.068),1、2、5年生存率分别为47.4%、23.7%、8.5%,55%、20%、0%,41.5%、7.5%、1.9%,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12、11个月(X2=4.08,P=0.13)。单因素分析显示诊断肺癌到脑转移时间、KPS、肺部肿瘤切除、GPA、RPA分级、颅外病变是影响生存的因素(X2=11.97、5.91、15.48、14.48、15.86、17.36,P=0.001、0.015、0.000、0.000、0.000、0.000)。多因素分析显示RPA分级、胸部手术与总生存有关(X2=21.02、8.18,P=0.000、0.004)。全组患者SRT前及SRT后3月KPS≤70分、80分、90分的比例分别为48.7%、33.6%、17.8%;27.0%、46.7%、26.3%(t=7.161,p=0.00)。结论SRT对肺癌脑转移有较好疗效,但单纯SRT、联合组和挽救组的生存无差异;RPA分级、肺部肿瘤切除是影响生存的因素;SRT可改善患者KPS评分。目的评价小细胞肺癌(small-cell lung cancer,SCLC)全脑放射治疗(whole brain radiation, WBRT)后颅内失败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Fractionated 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 FSRT)挽救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WBRT失败后使用FSRT挽救的35例SCLC脑转移病人的生存,多因素分析确定和生存相关的预后因素。结果全组病人中位生存期为10.3(1-30)月,多因素分析显示颅外疾病控制状态和患者的生存相关(x2=4.02,p=0.045)。自诊断脑转移开始全组中位生存期22(6-134)月;未发现严重晚期并发症。局部控制率在6月和12月分别为90.6%和76.2%,6例局部未控病人,3例行二程FSRT挽救,挽救治疗后生存时间分别为3、9、13月。6(17.1%)例病人FSRT后出现治疗野外新病灶,出现新病灶中位时间为4(2-20)月。32(32/35,91.4%)例死亡,14(14/32,43.8%)例病人死于颅内进展,14(14/32,43.8%)例病人死于颅外疾病进展,1(1/32,3.1%)例死于脑脊髓膜广泛转移,3(3/32,9.3%)例病人死于其它原因(2例肺部感染,1例死因不明)。结论FSRT挽救治疗对WBRT后复发SCLC脑转移安全有效。目的评价肺癌脑转移的立体定向放疗(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SRT)后MRI影像学变化及探讨疗效判断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行SRT的31例肺癌脑转移病例,60个治疗后病灶,一位放射治疗学医师和一位MRI影像学医师共同评价治疗后MRI表现,同时按RECIST标准记录疗效。结果全组随访率为100%。全部病灶6月、1年、2年、3年的局部控制率为88.2%、86.4%、78.4%、71.4%;全组中位生存37个月(4-56个月),1、2、4年生存率为83.9%、67.1%、40.9%。60个脑转移瘤SRT后MRI表现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14(24%)个病灶复发,其中8个病灶表现为结节状强化增强,5个病灶表现为均匀强化,1个病灶为不均匀强化,13个转移灶使用了二程SRT挽救,治疗后均表现为病灶体积明显增大,呈现强化变浅结节状病灶6个,不均匀强化病灶7个。2.11(18%)个病灶为可疑进展,均匀强化病灶5个病灶,不均匀强化3个病灶,厚壁强化2个病灶,结节状强化1个其中体积增大的10个病灶中,5位患者SRT后使用靶向和化学治疗,2位患者单使用了靶向治疗,1位患者使用了单化疗。3.35(58%)个病灶控制,其中19个病灶体积缩小或消失;10个病灶体积和治疗前变化不明显,但强化减弱,瘤周水肿不明显;6个病灶较治疗前体积增大,5个为光滑或花环状强化病灶,1个病灶不均匀强化。复发病灶的中位复发时间4.5(2-13)个月,可疑进展的中位时间为22(10-33)个月(F=18.91,p=0.000)。按RECIST标准进行评价:15个病灶CR,占259%,9个病灶PR,占15%,12个病灶SD,占20%,24病灶PD,占40%,有效率(CR+PR+SD)为60%。结论肺癌脑转移行SRT后影像学表现多样,82%的病灶较易判断疗效,18%的病灶难以单根据MRI等影像学变化判断病灶性质,需借助其它检查手段或随访观察判定疗效,SRT后化疗和靶向治疗可能造成病变体积及强化方式改变;RECIST标准因未充分考虑到SRT后部分坏死病灶亦可能出现增大的情况,低估了治疗的疗效,应结合患者的治疗方式及临床症状评价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