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延安时期指从1935年10月19日到1948年3月23日,这一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的十三年。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形成了统一战线,实现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坚持集体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不仅诞生了真实的集体“新社会”,而且改造了人们的思想,人民成为真实的主体,成为“新社会”中的“新人”。本文首先探析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集体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的集体主义思想,以及我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和墨家的集体主义思想;其次,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概括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集体主义思想及其特点,从互助团结合作、公共价值和“利他主义”思想三个维度进行研究,总结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集体主义思想具有价值标准层次性、维护公共利益实效性和破除旧思想革命性的特点,归纳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集体主义思想的理论贡献,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又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新型价值观,然后概括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集体主义价值观在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的具体实践:发展公有制经济和商品市场经济,即政府计划下的公有制经济和政府管理下的商品市场经济;健全民主政治制度、建立民主运行机制和完善立法体系,即建立“三三制”政权,加强民主监督和建立廉洁政府,服务人民群众以及健全立法司法制度,捍卫公平正义;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些实践对于培养党的领导干部、促进根据地建设和为党以后各项工作提供价值导向的方面都具有重大的历史贡献。最后总结出延安时期集体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当代启示,指出其对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和建设服务型政党以及当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深刻的价值意义。树立和践行集体主义价值观,永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当代我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我们必须尊重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实践中,实现纪律与自由的有机统一;依法治国、维护公平正义,实现人民自治与社会管理的有机统一;诚实劳动、提倡无私奉献,实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有机统一和相互结合。我们必须以集体利益为重,每个人发扬无私奉献精神,热爱祖国,讲究诚信,爱岗敬业,辛勤劳动,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用自己的汗水换取合法的劳动成果。在全社会形成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道德风尚,友善待人,让集体充满正能量。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对于当前我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