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资源日益短缺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节约用水、高效用水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在节水技术中,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与时空分析手段,实现墒情(旱情)的准确测量与预测预报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与实际应用意义的研究课题。干旱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造成干旱的主要原因是:大气环流、区域地理位置及区域森林分布。干旱容易导致荒漠化、沙尘暴、水资源短缺、森林覆盖率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干旱问题已严重影响植被的成活、威胁到农业发展和人民生活,在2010年,我国西南片区不同程度遭受了历史以来最大的旱灾,损失严重,因此,影响旱情相关的参数对有关领导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旱情监测预警与灾害评估的开发应用是十分必要的。报告以“旱情监测预警与灾害评估”为研究课题,对旱情数据采集,数据分析评估,数据管理,评估结论查询等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相结合,进行深入技术分析研究。使计算机网络技术很好的为旱情监测预警与灾害评估服务。系统开发的主要内容是利用GIS技术及Internent网络及GSM无线通信网络作为信息手段,根据各监测站点按照其要求不同,采用了11参数、6参数、人工等手段进行现场数据采集,监测中心通过GSM无线通信网络向采集终端发送指令及召回现场数据。通过分析判断模型分析评估,并将评估判断结果生成可通过Internent网络进行适时报表及图形显示查询的综合性系统。系统结构内容主要分数据采集(及填报)系统、分析评估系统、数据管理系统及评估结论查询与浏览系统四部分组成。监测数据采集系统主要包括“土壤墒情数据自动采集站”、检测单位通过Internent网络上传数据、监测区域人工上传(可通过手机)数据及监测单位试验(判定指标)等数据进行数据汇总。分析评估系统主要包括本次已开发部分及预留(二次)开发端口两大部分。本次已开发部分包括旱地土壤“土壤墒情旱情评估”(包括不同作物旱情评估)系统、连续无雨日旱情评估系统、城市干旱评估与预报系统以及旱灾统计与分析评估系统。并预留(二次)开发端口等。数据管理系统主要指评估相关数据的管理及历史数据的保存等。评估结论查询、浏览系统和相关数据报表查询系统及分析预报结果图形浏览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