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叶青兰化学成分及活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wanghuai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异叶青兰(Dracocephalum heterophyllum Benth)是唇形科青兰属多年生草本,其全草含挥发油、黄酮、多糖、帖类和木脂素等,有平肝、清热作用,是维族和藏族治疗咳喘病和胃病的传统草药。通过对异叶青兰地上地上部分化学成分,及其对模式植物拟南芥与光敏感性强植物莴苣和红三叶的化感作用进行初步研究,明确异叶青兰对植物具毒性的化学物质及其抑制植物生长的化学生态学机理,为进一步明确异叶青兰在草地群落演替中的作用及其生物源农药开发奠定理论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从异叶青兰地上部分石油醚
其他文献
生命过程中存在着很多超分子体系,比如酶与酶的底物、免疫体系的抗体与抗原等都通过识别作用进行键合,表现出自组装、修复等超分子性质。超分子化学是研究体系中各个部件通过分子间弱作用力聚集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庞大组织的科学,并且逐步发展成了一门交叉学科,跨越生命科学、环境学、物理学、信息学等领域。尤其是为生命科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开拓了生命科学的应用前景。环糊精是继冠醚之后被研究的第二代主体物质
学位
分子动力学模拟(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MD)计算,起源于1970年左右,随着计算机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各种模拟体系。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核心是分子力场,力场的完备与否对模拟计算的正确程度有重大影响。目前常用的力场方法借助于势能函数及其相应的力场参数,从而可以使力场能够直接快速的计算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正是由于这种简易性,力场已成功用于很多分子体系的研究
学位
近几年来,非共价键诱导小分子-大分子杂化体系的自组装凝聚态结构及其功能化应用备受关注。本论文重点研究有机小分子/丙烯酸酯乳液杂化体系的氢键化网络结构及其对动态粘弹行为的影响,为制备轻质高效水性阻尼涂料奠定科学基础。在4,4’-硫代双(3-甲基-6-叔丁基苯酚)(SOM)为有机小分子、聚丙烯酸乙酯(PEA)为大分子的杂化体系中,我们发现SOM与PEA之间存在氢键,氢键含量与SOM分散状态直接相关;氢
学位
生物质资源具有可再生性、来源丰富等特点而存在巨大的潜在利用价值,木质纤维素是其中储量最丰富的一类。农业秸秆含有大量木质纤维素,该类物质结构复杂稳定,不易降解,为秸秆的合理利用带来诸多困难。利用生物法对其进行降解,具有条件温和、成本低和无污染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关注。本论文研究以肉牛瘤胃液为微生物来源,通过筛选、多代驯化培养,最后构建出一组能有效转化木质纤维素的真菌菌系。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该菌系的微生
学位
L-色氨酸是含有吲哚基的中性芳香族氨基酸,是人体和动物生命活动中必需的氨基酸之一,对人和动物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被称为第二必需氨基酸,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饲料等方面。随着L-色氨酸生产研究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色氨酸,现已走向实用并且处于主导地位。但由于L-色氨酸微生物发酵法菌种来源困难,生物代谢途径长而复杂,难以获得可供工业化生产的高活力的产L-色氨酸的菌株。现
学位
金属硫蛋白简称为MT,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鸟类除外)的富含半胱氨酸的低分子量金属结合蛋白。具有极强的清除自由基、抗衰老、抗癌功效,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实验以产阮假丝酵母菌为出发菌株,通过物理诱变和化学诱变,得到了一株高产金属硫蛋白的产阮假丝酵母菌株。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对该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然后通过正交试验对菌株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最后通过和Vc的清除自由基功能进行比对,验证了该种菌株
学位
近年来,随着生物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荧光染料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细胞标记及成像、蛋白质分析、DNA测序、医学诊断、生物传感等研究领域,而菁染料由于具有优异的光谱性能,且易于合成和纯化,广泛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关注。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和基因表达的物质基础,它在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等正常生命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核酸结构的变化与生命的异常情况密切相关,如遗产性疾病、肿瘤的发生、放射性损伤等。因
学位
乳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是合成多种物质的基础原料,应用广泛。目前,工业生产高光学纯度D-乳酸的菌株大多为乳酸菌,该菌株乳酸产量高,但其培养基成分复杂、培养条件苛刻导致生产成本较高。与乳酸菌相比,粘质沙雷氏菌培养要求较低,培养基组分相对简单、廉价,在转化率和产率指标上具有一定优势。本论文对粘质沙雷氏菌培养条件和培养基成分作了优化,并增强其代谢产乳酸途径中关键酶——乳酸脱氢酶表达。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学位
本论文以Clostridium saccharobutylicum DSM13864为菌种,首先使用葡萄糖进行发酵,随后利用低值糖质原料(包括:糖蜜和玉米秸秆水解液)代替葡萄糖进行丙酮丁醇发酵的研究。采用优化获得的最优葡萄糖培养基配方,进行3L搅拌式发酵罐分批发酵48h获得18.20g/L的总溶剂,其中丁醇11.53g/L,总溶剂的得率和生产率分别为0.314g/g和0.379g/L/h;连续发酵
学位
细菌胞外多糖因具有植物、藻类多糖无法比拟的优势而在食品和非食品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和研究。然而,长期继代培养常导致菌种的退化使其胞外多糖的产量不断下降。原生质体融合是一种促使不同菌种基因重组与交换,创造更多选择机会的菌种改良技术,为了快速获得高产胞外多糖的优良乳杆菌菌株,本实验就Lb.plantarum、Lb. reuteri的原生质体分离、再生和融合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如下结果:1.通过单因素、二因素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