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一体化的到来,世界各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对高精尖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世界各国开始注重人才的培养,纷纷开始进行高等教育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也要求各领域的高素质人才。但我国的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着重理轻文、文理分科明确的现象,导致许多大学生人文素质薄弱,难以适应激烈的人才市场的竞争。1995年教育部动员发动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此后,文化素质教育经历了从试点探索、建立基地到推广普及的三个阶段,文化素质教育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关注和认同。同时,在文化素质教育的推进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特别是财经类学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尤为突出。西南财经大学作为首批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从教育思想、人才培养模式、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等各方面进行改革尝试,文化素质教育在取得较好的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比较法等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培养西南财经大学大学生核心竞争力这一视角出发,通过对我国文化素质教育的背景、政策文献等历史数据和研究成果出发,分析界定文化素质教育的概念和内涵,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从而确定研究对象和范围。其次,从对西南财经大学在校学生的问卷调查入手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对西南财经大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观察实践和教务数据、教改资料的收集,探索西南财经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改革的现状和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的探索,寻找西南财经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文章最后从宏观的教育思想、大学精神到微观的人才培养方案等提出西南财经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模式的创新路径和对策,对我国财经类院校的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提升提供参考资料。具体结构及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次选题的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框架与内容、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相关理论综述。从文化素质教育模式的内涵,文化素质教育与其他教育的相关关系,文化素质教育实践三方面分析文化素质教育的研究现状;就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出发,寻找课题研究的切入点。第三部分,西南财经大学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定位。从人才培养计划出发,对西南财经大学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所包含的价值取向、专业素养以及认识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第四部分,西南财经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实施的基本情况。主要探讨文化素质教育实施的基本理念与组织构架、教育主体分析、文化素质教育基本内容阐述和文化素质的形式分析。第五部分,西南财经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实施的基本经验与存在问题分析。主要针对上述理论分析和调查分析结果,对我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实施的基本经验与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第六部分,西南财经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模式创新的路径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