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装帧艺术的魅力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PhoenixE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我们把艺术分为实用艺术和非实用艺术两大类,那么装帧艺术显然属于实用艺术一类,不仅具有审美性和艺术性,还具有实用性和功利性。与此相关,如果我们把美学分为实践的美学(应用美学)和理论的美学两大类,那么以装帧艺术为研究对象的装帧艺术学则显然属于实践的美学一类。理论的美学一般是以非实用的艺术诸如音乐、绘画、舞蹈、戏剧和影视艺术等为自己的研究中心和重点的,主要研究艺术的审美本质和特征;而实践的美学(应用美学)则是以应用艺术,包括实用美术、设计艺术等为自己的研究中心和重点的(当然也从与实践的关系的角度研究非实用的艺术),主要研究艺术的审美性与实用性的关系问题。再进一步说,由于实践的美学来源于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丰富发展、服务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推动实践新的发展,最后又回到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牵涉面十分广阔,因而比起一些纯理论的美学来,自有其突出的鲜活性、生动性、丰富性和现实性的品格。可以说,它是艺术社会学、艺术文化学、艺术创造学、艺术传达学、艺术符号学与审美形态学、审美心理学、审美意识论、审美掌握论、美的哲学的一种多维的、动态的、有机的统一。那么,作为实践的美学中一种具体门类的装帧艺术学理论,自然是既具有其理论的普遍性品格,又具有鲜活性、生动性、丰富性和现实性的品格。 设计者是一种整体投入的再设计、再创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装帧--书籍设计--编排设计--习惯设计思路--跨思路的设计。这个“跨思路的设计”包涵了设计者每人的艺术修养不同--信息、理解不同,文学、科学的、哲学、艺术的、娱乐的、戏剧等方方面面的知识阅历的不同,呈献在读者面前的书籍设计水准及效果和感染力会有很大的不同。窄的思路,不成熟的策划面对宽而大的内容会觉得贫乏无力,只能做拼凑而简单的构成设计;而不能做知识型的设计师。所以,设计者要想有一个高水准设计,就必需对各种知识、信息的积累吸收,像海洋一样尽可能掌握和扩展自己知识面和信息量,由此而触发新的思维意识,启示并发挥想象力,对书籍进行理性的整理,充分了解信息传达的手段--构成不同的书籍形态。一本好书的设计如同一项工程建筑,设计者如同导演,应整体设计,全方位考虑,做出有条理的平面构成,进行合理的材料、纸张、开本大小的选择,然后与印刷工艺兑现(信息×操作=工艺兑现)。装帧艺术的形式意味表现颇像雕塑,外在形态是一个端庄的六面体,它的形式意味又像电影;因为阅读是一个时间过程,它的形式意味甚至有一点像舞蹈;因为翻阅使阅读成为一个动态的审美过程,在阅读过程中的每一次停顿、每一瞬间的阅读,都是一次静止美的享受,书籍对读者的视、听、触、闻、味五感的刺激所传达出的愉悦是任何商品也不能替代的精神产品,再次凸显出书籍装帧所特有的艺术魅力。
其他文献
期刊
就中国音乐史学研究而论,最基础的材料一方面是文献学,另一方面是图像学。文献学在经历前人以及各个朝代学者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一种繁荣、昌盛的地步。而中国的音乐图像学研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