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生态脆弱区铜尾矿保水与重金属钝化技术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hayus04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海拔生态脆弱区的矿山开采后,产生的尾矿砂多数以筑坝堆存为主。堆存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还因尾矿砂颗粒松散、持水性差、重金属含量高等特点,使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因此为解决高海拔生态脆弱区铜尾矿砂的堆存与环境污染问题,改善其理化性质是关键因素。本研究以高海拔生态脆弱区的铜尾矿开采产生的尾矿砂为研究对象,将膨润土、沸石粉、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PAM)和生物炭作为改良材料,研究其在气态环境中的吸失水性;将改良材料与尾矿砂分别按不同比例混合后研究改良材料对尾矿砂的物理性质、水分特征的影响,并对比了在现场实验中改良材料对铜尾矿的保水性;以及将改良材料与尾矿砂以不同比例混合进行培养,用毒性浸出(Toxicity Characteristic Leaching Procedure,TCLP)与欧共体标准物质局(European Community Bureau of Reference,BCR)法测定改良后尾矿重金属的形态,分析改良材料对尾矿砂中重金属(Cu、Zn、Pb)的钝化效果,得出改良材料对尾矿砂的保水性与重金属钝化修复的较优比例。最后在较优比例的基础上加入两种养分材料(菌渣和火山土)进行复配实验,以改善尾矿砂的持水性差和含多种重金属等特性,研究结果如下:(1)在气态环境中,铜尾矿砂的吸湿性极低,膨润土的吸湿性最佳,次之为生物炭,而生物炭在高温环境下失水快;将改良材料分别按不同比例施入尾矿砂中,发现随施用比例的增加,尾矿砂的吸水性、持水性和孔隙度增大,施用量为5%的生物炭效果最佳,持水性可显著增加33.37%~34.08%,密度显著降低14.20%,孔隙度提高至43.59%;两种黏土矿物对尾矿砂的持水性仅提高13%左右;施用量为0.3%和0.5%PAM能抑制尾矿水分蒸发,而生物炭促进了水分蒸发。现场试验中发现PAM也能抑制尾矿水分蒸发,在蒸发后期施用量为3%和5%的生物炭以及5%的黏土矿物均可抑制尾矿的水分蒸发。(2)在尾矿砂重金属的钝化培养过程中,尾矿砂的p H值随改良材料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而PAM有降低p H值的趋势;在第15 d时所有处理的TCLP提取态Cu、Zn、Pb含量均可达到最低值,且随着施用比例的增高而降低。在第15 d时,施用量为5%的生物炭能够显著降低TCLP-Cu和TCLP-Pb的含量,降低率分别为55.58%和71.28%;施用量为5%的膨润土明显降低了18.10%的TCLP-Zn含量;而施用量0.5%的PAM增加了13.37%的TCLP-Cu含量。BCR形态得出,改良后的尾矿砂均由易迁移的形态转化为更稳定的形态,相关性分析得出p H值与TCLP-Cu、Zn和弱酸提取态Cu呈负相关,三种重金属的弱酸提取态及可还原态均与可氧化态和残渣态呈负相关。(3)基于单一改良材料对铜尾矿砂的保水和重金属钝化修复效果得出较优配比,而较优配比仅有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达到了绿化种植土壤的标准,因此加入养分材料进行复配实验。与较优配比相比,加入养分材料后p H值显著降低3.21%~10.99%,复合改良剂中持水量最高能提升16.76%~17.78%,密度可降至1.36 g/cm~3,孔隙度可提升至53%左右。与较优配比中的A处理相比,加入养分材料后碱解氮含量和有效磷含量均为A处理的3~4倍左右;与较优配比中的B处理相比,有机质含量是B处理的2.08~3.27倍,速效钾含量均能显著升高328.75mg/kg~433.75 mg/kg。(4)对于TCLP提取态,与A处理相比,B处理能增加重金属Cu、Zn、Pb的含量,增加率分别为61.32%、23.23%和12.92%,而复合配比中施加量均为最高的配比可显著降低TCLP提取态Cu、Zn、Pb含量,降低率分别为61.01%、21.58%、31.32%,其中C、E、F处理的Cu含量均低于Cu的浸出限制值;BCR显示,复合配比均转化为较稳定的形态,相关性分析得出有机质与三种重金属的可氧化态呈显著正相关,有机质是钝化复合配比中尾矿重金属的重要因素。综上,本研究发现施入养分材料后,使尾矿砂的持水量提升,孔隙度增大,养分含量可达到绿化种植标准,随着优化比例的增高,可进一步抑制尾矿砂中的弱酸提取态,使得重金属稳定化,从而为高海拔生态脆弱区尾矿砂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铊是一种具有长持久性和高生物积累特性的剧毒微量元素,在自然环境中极为分散,在我国西南地区分布最为广泛。随着工业的发展以及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铊排放量日益升高,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2022年,生态环境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的意见》,将铊列为重点防控的重金属污染物。然而,国内外对有色冶炼烟气中铊的治理技术鲜有报道。本文以有色冶炼烟气中的铊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两种分光光度法测定
学位
大宗工业固废(如赤泥、采选固废等)产生量大、综合利用率低,不仅压占土地,还造成地下水及土壤污染。拜耳法赤泥因碱性矿物含量多,产生大量高碱度淋滤液;采选固废中的硫铁矿在自然条件下容易氧化,产生大量矿山酸性废水。如能通过赤泥与采选固废的酸碱协同处置,对实现低成本大宗工业固废处理处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赤泥与含硫采选固废中矿物分解酸碱释放问题,本研究通过对拜耳法赤泥进行淋滤,分析赤泥碱性矿物分解过程
学位
氰化氢(HCN)是工业尾气中常见的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未经处理的HCN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催化水解法是高效净化HCN的方法之一,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实际应用方面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在低温活性与NH3的选择性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限制。锐钛矿型的TiO2作为一种常规的商用载体,常常被用于负载各种金属氧化物等进行HCN的催化水解。La作为一种传统的稀土金属,因同时具备远低于贵金属价
学位
环境中的抗生素抗性菌(ARB)和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出现给运用抗生素治疗传染病造成了很大的障碍。污水处理厂作为ARB和ARGs的重要聚集地,其消毒工艺目的是消除水中的病原微生物而通常忽略对ARGs的去除效果。然而ARB的快速繁殖以及ARGs的垂直和水平基因转移促进了基因多样性,随着再生水的排出,ARGs有机会在环境中传播和进一步发展。因此,探究一种能够高效灭活病原微生物并能深度破坏其携带的
学位
环境保护和废物再利用已经成为世界上最热门的话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尾矿堆积超过600亿吨、每年产生超过15亿吨,磷石膏的年产量大于8000万吨,磷石膏、尾矿的大量堆积已经成为制约其行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磷石膏、尾矿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长期堆存不仅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更是会对周边的土壤以及地下水造成污染,进而威胁人们的身心健康。传统对于磷石膏、尾矿中重金属的处理多采用胶凝材料固化的方式,该方法对重金
学位
工业化进程给人类带来科技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全球铜的年平均排放量高达到百万吨,对水体、土壤污染严重。土壤中高含量的铜会对人体和生态系统构成健康风险。土壤有机质会与铜形成络合物,能影响铜的迁移、形态转化及其生物可利用性,从而决定铜的环境风险及归宿。富里酸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成分之一,易溶于水且分子量较小,碳氢比值低,羧酸度高,有较强的氧化还原、迁移转化、吸附络合的能力,是影响铜的生物有效
学位
当前国内主要磷化工行业依旧是使用传统技术工艺,磷化工行业产品以低附加值为主。其中工业赤磷的生产技术依旧使用传统的转化法,转化率低、耗时长、能耗大,赤磷含量约为95%-98%之间,纯度较低,元素种类含量较多。随着有机高分子材料的使用以及半导体电子技术的发展,高纯赤磷的需求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愈发变多,提高磷化工高端产品生产力势在必行。为了解决当前磷化工行业的弊端,提高赤磷的转化率,展开了工业黄磷转化
学位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越来越快,各种矿产的需求与日俱增,对水泥等建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混凝土主要是以水泥为胶凝材料,添加部分砂石集料,与水混合后制备而成,在建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人们对环保、节能、艺术美学等要求越来越高,普通混凝土已经不能仅仅满足其作为建材的基本功能需求。透光混凝土是一种具有高透光率的由普通混凝土和光导纤维混合而成的一种混凝土产品,它的性能远远超过了混凝土和纤维的简单组合,其良好
学位
全球各地温度的不断上升已经对社会、自然环境造成众多负面影响,土壤固碳作为有效的减缓升温的措施之一,使土壤碳库成为减缓升温的重要“容器”,基于云南多样的气候类型和物种丰富度,研究土壤有机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可以为云南地区的碳储量估算以及提高固碳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云南三种气候类型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紫花苜宿不同刈割时期0-40cm表层土壤有机碳(SOC)含量、活性有机碳各组分含量、腐殖
学位
中国煤炭资源丰富,占全国能源总额的70%。尽管世界上正在积极的推动能源供给侧改革,但对于现阶段中国的能源结构来说,煤炭仍然处于主导地位。褐煤作为煤化程度最低的煤,由于含硫量较高的特性限制了其资源化利用。传统的褐煤利用方法是直接燃烧,利用率低且污染环境。磷石膏(PG)是一种工业固体废物,其主要成分是Ca SO4·2H2O。在我国,PG的累积量已超过5亿吨,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而综合利用率只有约40%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