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经济的不断发展,制造全球化趋势愈发明显,企业为获取更大竞争优势,纷纷采取供应链的运作方式进行生产。供应链是由处于上下游的供应商、制造商、物流配送商、最终客户等多个企业组成的动态网络,具有复杂性和脆弱性,容易引发各种风险。由于汽车产业的劳动和技术密集性较高,整车产品的形成需要庞大的零部件供应商群体的支撑,所以汽车制造企业一般采取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协作的生产方式。这一特点决定了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的高风险性。汽车零部件作为整车的重要组成部件,其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车辆和人身安全,更会危及整个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研究供应链环境下的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阅读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汽车零部件供应链的解析,基于供应链运作流程的四个职能阶段,构建了初步的供应链环境下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风险识别模型,包含设计与开发、原材料采购、零部件制造和物流配送四个方面的质量风险。而后通过对相关企业员工和高校研究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样本数据,利用SPSS17.0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应用AMOS17.0对风险识别模型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运用隶属度分析法对验证通过的风险指标进行筛选,形成正式的风险识别模型。最后针对识别的质量风险因素,本文分别从设计与开发、原材料采购、零部件制造、物流配送、供应链协作五个方面向汽车零部件企业提出具体的质量风险管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