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轭多孔聚合物在MXene表面的原位生长及复合物在锂硫电池中应用的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al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动汽车、大型电网等领域的发展对储能系统的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锂硫电池由于其高的理论能量密度(2600 W h kg-1)以及单质硫的高天然丰度、低成本和无毒性等优势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新一代储能体系之一。然而硫正极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缓慢的转化动力学及有害的穿梭效应阻碍了锂硫电池的实际使用。为解决这些问题,本论文通过原位聚合策略制备了一种具有二维夹层结构的共轭微孔聚合物(CMP)接枝MXene的复合物(CMP-M),并将其用作正极硫载体,提高了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制备CMP-M时,首先使用一种无溶剂方法对MXene进行官能化;然后从CMP的分子设计角度出发,合成两种分别含三嗪及苯并噻吩单元的单体;最后通过Buchward-Hartwig偶联反应实现两种单体在官能化MXene表面的原位聚合,获得CMP共价接枝MXene的复合材料。与CMP相比,由CMP-M作为硫载体制备的锂硫电池表现出更加优异的性能,包括高放电比容量(0.1 C下的初始放电比容量为1402 m A h g-1),高倍率性能(4 C下比容量可达610.4 m A h g-1)以及出色的循环稳定性(0.5 C下循环1000圈后比容量为508 m A h g-1,平均每圈的衰减率为0.044%;2 C下循环1300圈后比容量仍达505 m A h g-1,平均每圈的衰减率为0.023%)。锂硫电池优异的性能与CMP-M独特的组成及结构特点密切相关:外侧的CMP层不仅具有相对较大的孔径,促进了硫的容纳,而且含有大量的N、S杂原子,为捕获多硫化物提供了丰富的化学吸附位点;内部的MXene层能够促进多硫化物到硫化锂的转化及锂离子的扩散,从而加快正极反应动力学,提高电池的比容量及倍率性能;共价接枝形成的二维夹层结构能够提高正极在长期充放电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从而避免正极的粉化,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
其他文献
在本课题组此前的研究中,我们观察到大肠杆菌硫辛酸蛋白连接酶A(Lpl A)在体外高浓度的情况下(>1.0 m M)能够发生可逆的凝胶化相变。区别于传统的线性凝胶蛋白以及包含固有无序区(IDRs)的相分离蛋白,这是目前首个报道的能够在非变性条件下独立形成水凝胶的天然球状蛋白。此外,Lpl A兼具的凝胶态催化活性使其在开发微相生化反应系统、生物传感器以及智能药物递送体系方面有着巨大潜力。本课题对Lpl
学位
碗状多环芳烃又叫巴基碗,可看作是富勒烯的片段,其“碗形的”曲面结构是由于在SP~2杂化的六元环网络中引入了五元环。巴基碗相比于平面多环芳烃具有独特的性能,如:手性、动态翻转、超分子自组装等。巴基碗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溶解度因而可控制和优化分子堆积方式,表现出较好的载流子传输特性,被广泛应用在有机场效应晶体管中。制备巴基碗常用溶液相法,但需要克服较大的分子表面张力,目前并没有一条成熟的路线来制备这类分子
学位
细菌和古细菌有多种防御机制来抵御入侵的噬菌体和外源核酸,其中CRISPR-Cas是一种重要的适应性免疫系统。而噬菌体为了对抗原核生物这种免疫防御系统,也进化出了多种机制,其中编码抗CRISPR蛋白(Anti-CRISPR,Acr)是非常重要的策略。目前已经有部分Acr蛋白的抑制机制被发现,它们作用于CRISPR-Cas系统发挥功能的不同阶段,但仍有大量Acr蛋白的机制尚未解析,对其的研究有望揭示新
学位
曲面稠环芳烃由于具有弯曲的π-π共轭体系,其在许多方面,例如:光学、电子器件、磁学以及超分子化学等都展现出十分独特的特性,因此,对于曲面稠环芳烃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尽管有关文献的报道很多,但其中涉及到富勒烯片段分子的有机半导体器件性能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主要合成了四种不同取代基取代的富勒烯片段分子并将其应用于有机半导体器件性能的研究。研究结果反映了不同取代基对巴克碗分子的分子堆积方式,
学位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电池(Per SC)因其优良的光伏性能而成为一种很有前途的半导体器件。为了实现Per SC的高光电转换效率(PCE),人们在改进器件结构、优化钙钛矿层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近年来,在单结钙钛矿太阳电池中,PCE已经从初次报道的3.8%增长到经认证的25.7%,具有了与商业太阳电池竞争的潜力。但它们的不稳定性、毒性阻碍了其进一步商业化的发展[1-3]。我们通过添加剂工程、界面
学位
锂硫电池由于其超高的理论容量和廉价且环保的硫正极等优点成为最有可能取代锂离子电池的新型二次电池之一。然而,由于硫和Li2S的绝缘性,可溶性中间产物的扩散导致的活性物质流失和充放电过程中硫正极的体积变化等问题,使得锂硫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反应动力学难以达到商业化水平。为克服上述缺点,许多正极改性材料相继被提出。其中,过渡金属氮化物(TMNs)由于其高电导率,优异的催化能力,化学和热稳定性等物理和化学特性
学位
高模量碳纤维作为高性能碳质纤维的一种,在航空航天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在保证航天飞行器高强度的同时,提高结构刚度以应对摩擦、外力与高温带来的形变,从而赋予航天飞行器优异的稳定性。石墨烯纤维是以石墨烯为结构单元的一种新型碳质纤维,其结构单元具有优异的抗拉强度(130 GPa)和模量(1 TPa),有望成为新一代高模量纤维,在航空航天等王牌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已有的研究报告多采用高温退火的方法制备高模量纤维
学位
三维有机共轭材料具有独特的立体分子构型,有利于电荷多方向传输的实现和分子固态自组装结构的调节,在有机电子学领域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由于缺少高效的化学合成方法,因此相比于一维和二维材料,目前三维材料的种类相对较少。其中,三萘[3.3.3]螺桨烷凭借其较大的刚性共轭平面和较多的反应位点,成为构筑三维有机共轭化合物的理想分子单元。基于以上讨论,本论文选取三萘[3.3.3]螺桨烷作为核心分子骨架,通过直接
学位
界面行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例如液滴冲击固体表面的固-液界面行为;乳液中水油界面处的液-液界面行为。界面行为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尤为广泛,如农药喷洒、释放、持留等。利用两亲性分子的特殊结构,构建性能优异的组装体,实现对界面行为的调控在农业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天然产物甘草次酸作为疏水骨架,利用其多反应位点和手性中心的特点,构建两种基于甘草次酸骨架的两亲性小分子。探究了两亲性小分子在水溶液中
学位
非模式圆红冬孢酵母是目前报道的产脂能力最强的菌株之一,并且发酵密度高、底物利用范围广,有望成为一种经济高效的天然脂肪酸细胞工厂。本文以非模式圆红冬孢酵母为底盘细胞,利用其丰富的脂肪酸合成能力,通过构建和优化合成通路、分子改造底盘细胞等合成生物学手段使其高效合成蜡酯、脂肪酸乙酯两种应用较为广泛的脂肪酸衍生物,为油脂化学品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更高效、更经济、更环保的平台。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以圆红冬孢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