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羊藿对大鼠牙移动后保持阶段牙周组织中BMP-2表达的影响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q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后保持阶段的实验模型,模仿临床上正畸患者牙移动后的保持,在实验动物口腔内局部注射药物淫羊藿,观察牙周组织中的BMP-2的表达变化,评价中药淫羊藿在牙齿矫治之后抑制其复发方面的作用,探究淫羊藿在促进牙周组织改建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为临床中正畸治疗后减短保持阶段的时间以及使牙齿尽快的稳定在理想的位置上提供了一种药物辅助措施。方法:40只wistar大鼠分为实验组A组、B组C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大鼠。在牙移动模型去除之前的1d,实验组分别注射浓度为5ug/ml、10ug/ml、15ug/ml,的淫羊藿溶液,对照组同时注射同浓度,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实验组和对照组都是每过2d注射一次,各组大鼠在装置去除之后的第七天分别处死5只,第二十八天再分别处死5只,通过测量上颌第一磨牙的复发距离,HE染色观测法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分析淫羊藿对大鼠牙移动后保持阶段牙周组织的改建和BMP-2的表达影响。结果:装置去除后第7天,对照组的复发距离大于实验组各组复发距离分别为0.130mm、0.148mm、0.107mm。实验组成骨细胞数量比对照组分别增加0.32、0.44、0.21,实验组BMP-2表达平均光密度值比对照组分别增加0.019、0.023、0.014,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装置去除后第28天,对照组的复发距离大于实验组复发距离分别为,0.105mm、0.151mm、0.077mm。实验组成骨细胞数量比对照组分别增加0.38、0.63、0.01,实验组BMP-2表达平均光密度值比对照组分别增加0.030、0.045、0.023,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局部注射中药淫羊藿可以增加大鼠实验性牙移动后保持阶段中牙周组织B MP-2的表达,对骨细胞的生成有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本实验以氟纳米羟基磷灰石(Fluoride nano-hyroxyapatite,FnHA)、纳米羟基磷灰石、氟化泡沫和氟化钠溶液作为再矿化剂,对早期根面龋进行再矿化,观察脱矿后和再矿化后的
目的:比较铸造桩核粘结后不同间隔时间备牙对桩冠冠方微渗漏的影响。材料和方法:收集66颗因正畸拔除的离体单根管下颌前磨牙。其中60颗随机分为6组,制作铸造桩核,分别于铸造
目的:检测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1(Chk1)、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2(Chk2)在口腔粘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情况,探讨Chk1及Chk2在口腔粘膜癌变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