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转型问题研究

来源 :北方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123456he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主要研究了在考虑中国财政收入实际承受能力的情况下增值税转型具体实施方案的可行性.利用增值税类型的经济学分析结果概括了"消费型"增值税、"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的优缺点,认为"消费型"增值税最能体现增值税的中性原则,应是中国增值税改革的终极目标,而"收入型"增值税没有克服"生产型"增值税重复征税的弊病,是政府财政利益和企业投资利益的折衷调和,不应是"生产型"增值税转型到"消费型"增值税的过渡阶段.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增值税转型方案:一种是增量固定资产所含税款一次扣除,同时提高增值税的基本税率;一种是利用十年时间来实现向消费型增值税的平稳过渡,即对增量固定资产所含税款予以部分抵扣,允许抵扣比例逐年提高,直至全额抵扣.这两种方案对存量固定资产所含税款都采取了依据购置年限远近确定部分抵扣比例的方法.第三种方法是对存量固定资产所含税款不予以抵扣,对增量固定资产所含税款一次扣除.利用中国统计数据对提出的三种增值税转型具体方案对财政收入的影响进行具体测算,证明了这三种方案都是可行的.采取何种方案,取决于政府政策取向.如果政府的政策取向是侧重于扩大内需、刺激投资、振兴经济,则可采取第一种和第三种方案;如果政府的政策取向是侧重于保证财政收入,则可采取第二种方案.
其他文献
期刊
信息披露制度是证券市场赖以存在的基本保证,它的基本功能就是使证券市场运作达到公开、公平和公正的目的,从而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和提升证券市场的效率.因此,信息披露制度是世界各国对其上市公司进行规范和管理的最主要制度之一.中国的证券市场已初步形成了一套信息披露制度.但是,由于中国的证券市场仍处于规范中的发展阶段,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仍不少,反映出目前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体系的不完善.按照理论基础研究回
学位
绩效评价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日益深入的讨论.目前,对企业绩效评价的理论、方法和体系的研究相对比较成熟,而对近年来形成的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还显得比较零散.因此,对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当中,首先对集成化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与分析,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企业财务分析评价和经营者业绩评价以及供应链管理的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