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上古汉语向中古汉语演变的一个重要时期,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既继承和发展了上古时期的许多语言现象,又是近现代汉语中许多语言现象的源头,在汉语史研究中占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上古汉语向中古汉语演变的一个重要时期,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既继承和发展了上古时期的许多语言现象,又是近现代汉语中许多语言现象的源头,在汉语史研究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世说新语》成书于南朝,由刘义庆所写,是一部笔记体小说,口语色彩非常浓厚,能反映当时的语言面貌,所以在语法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对该书中的量词进行全面和深入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语言的本体研究,还有助深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量词系统,使汉语史研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本论文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第1章,绪论。本部分主要阐述论文的选题意义、量词的研究现状以及所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第2章,主要是对《世说新语》中的量词进行归类和描写,考察部分量词演变情况,并对个别量词进行共时比较,在此基础上整理出了《世说新语》量词的系统。第3章,运用“三个平面”的理论对《世说新语》中的量词分别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第4章,从历时的角度对《世说新语》中的量词与《论语》中的进行了比较,从共时的角度和同时期的《搜神记》中的量词进行了比较。第5章,结语。对《世说新语》中量词的特点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数量表示法进行了总结。
其他文献
现代汉语中,反问句是对其形式有所否定的无疑而问的问句。疑问代词“什么”除了在疑问句中表疑问之外,还能在反问句中充当否定标记。由于“什么”反问句在结构形式上和疑问句
巴赫金是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美学家、文论家和语言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被誉为“理论的富矿”。言语体裁是贯穿巴赫金学术思想之始终的论题。巴赫金的言语
“的”字结构是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结构之一,就人们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而言,韵文、散文中有大量的包括“的”字结构的句子,以及在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中都会有这种结构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 ,TLRs)是一类模式识别受体,能够被微生物的特异性成分和某些宿主分子所激活,在固有免疫系统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量的研究显示, TLRs在哺
本文以《王梵志诗》中的佛教词语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归纳、分析地方法,注重共时与历时地结合,广泛地引用佛典文献和中土文献,努力实现对王梵志诗中佛教词语世俗化地全面性分
对意向性问题的探究,历来都受到诸多哲学家,尤其是受到语言分析哲学家的青睐,塞尔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意向性的问题把当代哲学中的两个最中心的问题联系起来:第一,‘语言怎样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体现出深刻的文化内涵,而一个时代的文化最直观的体现是在词汇上,新词新语作为词汇中最活跃的部分,对研究某个特定时代的文化内涵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本文通过
字词理据是事物和现象获得名称的依据,是字词的表达形式与字词的意义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汉语是具有高度理据性的语言,字词理据教学法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有着不能忽视的作用
现代汉语介词在汉语语法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现代汉语介词属于一个封闭的类,数目不多但在日常交际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其主要的语法功能是附着于其他词语前面构成介词短语在
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隐喻能够使我们更容易地认识世间的事物,并让我们运用的语言更生动形象。军事成语中蕴含有隐喻的现象,这样我们可以把军事成语运用到其他的领域。笔者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