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质原料焙炒对酱油品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2814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和面粉是酱油生产的核心淀粉质原料,对酱油产品的色泽、风味均有着重要影响。目前业内对淀粉质原料是否需要焙炒处理存在较大争议,有观点认为淀粉质原料的焙炒处理能提高酱油品质、提升产品风味,但也有观点认为焙炒淀粉质原料对酱油品质影响较小。本文以小麦、面粉为原料,探讨了淀粉质原料的焙炒处理对酱油大曲、酱油理化指标和酱油风味的影响,旨在为高品质酱油的生产提供理论指导。研究了不同焙炒条件对小麦、面粉理化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焙炒时间的增加,小麦、面粉的α-化度、色泽均增加,水分含量均减小;小麦膨胀度增加,与水分含量呈显著负相关,面粉膨胀度下降,与水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20min后,小麦、面粉的α-化度分别高达40.33%和38.82%,水分含量分别为2.72%和1.67%。高温加速水解成曲,成曲的酶解液总糖转化率和蛋白质回收率均随小麦、面粉的焙炒时间的延长先增后降,且20min时出现最大值,并结合不同焙炒时间对小麦、面粉理化性质的影响,20min为小麦、面粉的最佳焙炒时间。研究了焙炒处理的小麦、面粉对酱油成曲酶活、理化指标及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焙炒的小麦所制成曲较生小麦成曲在中性蛋白酶活、氨肽酶活、纤维素酶活、孢子数和氮溶指数(NSI)上分别提高了13.06%、12.58%、9.92%、37.04%和10.46%;经焙炒的面粉所制成曲较生面粉成曲在中性蛋白酶活、氨肽酶、纤维素酶活、孢子数和NSI上分别提高了32.88%、28.17%、18.07%、13.04%和10.79%。小麦和面粉焙炒处理使成曲的孢子数和固形物损失率均增加,NSI和氨基酸转化率均升高,成曲细菌、乳酸菌群落总数下降。发酵结束后,焙炒处理小麦和面粉所得的酱油,其全氮含量分别较由生小麦、生面粉所制酱油增加了6.54%、3.70%,氨基酸态氮分别增加了8.33%、3.28%,总酸分别增加了5.14%、5.65%,色深物质分别增加了6.94%、11.85%。焙炒处理可加速发酵前期糖分的溶出和红黄指数的增加,但对发酵结束后酱油还原糖含量、红黄指数的提高无促进作用。焙炒处理淀粉原料可增加酱油小分子肽含量。采用GC-MS分析焙炒处理小麦、面粉对酱油香气的影响。焙炒处理小麦、面粉,酱油所含香气物质含量不同,但种类基本相同。酱油中均以有机酸类居多,小麦类酱油其次是醛酮类、醇类和酯类,面粉类酱油其次是醇类、酯类和醛酮类。小麦经焙炒后,酱油中酸类和酯类含量增加,其中乙酸、乙酸异戊酯和辛酸乙酯增幅较大;醛酮类及醇类下降,以甲基丁醛、乙醇含量下降明显,但具有甜香的苯乙醛、烤土豆香的3-甲硫基丙醛含量增加。面粉经焙炒后,酱油醇类和酯类增加,其中乙醇、乙酸乙酯含量增加明显,总醛酮类含量持平,乙酸及酸类含量下降。
其他文献
本文以民族民间舞教学法课教材为研究对象,对其教材发展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以舞蹈本科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为着眼点,探索进一步完善该教材的具体实施方案。自舞蹈本科教育建
刑事立案是刑事诉讼的起始阶段,也是开展刑事侦查或审判活动的关键步骤。我国早在1979年的刑事诉讼立法时,就将立案作为一个独立的诉讼阶段加以规定,这也就奠定了刑事立案监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由于人体内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活性失衡引起的功能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骨质的连续丢失导致骨骼变得疏松易碎。随着人口老龄化到来,骨质疏松症已经是一种世界
光明公司成立于1971年,是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下属的一个大型Ⅱ类供电企业,主要业务是本地区电网的运行管理和该区域内的电力销售。随着深入发展经济建设,光明公司面临着前所
新加坡是一个以华人为主的国家,儒家文化占有重要地位,新加坡自20世纪60年代推行工业化政策以来,经济迅猛发展,物质文明极大提高。而与此同时引入的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发生严重冲
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及确保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发展清洁能源势在必行,其重中之重是大力发展核电产业。目前我国核电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保障核电站安全运行,涉及的每一个环节
为获得分散均匀、稳定性高的氧化铝悬浮液,分别考察了固含量、温度和pH值对悬浮液黏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固含量的增加,氧化铝悬浮液黏度增大;随着温度的上升,氧化铝悬
谢默斯·希尼(Seamus Heaney,1939——)被认为是20世纪继叶芝、乔伊斯之后最伟大的爱尔兰诗人之一。迄今为止,他一共出版过十二本主要诗集,四本评论集,十一部翻译诗集,多年来
1953年开始实施"一五"经济发展战略,核心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中国自主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最早尝试起自"大跃进",其方针是高速度的赶超战略和工农业并举的全面增长战略.三年"大
介绍了自动发电系统(AGC)构成和控制方案的实现,对系统投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为了提高单元机组负荷响应速率和负荷响应的滞后时间,在模拟,仿真,试验的基础上,对协调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