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戏曲与性别:近代京津地区女伶群体研究(1900-1937)

被引量 : 22次 | 上传用户:liupingx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女伶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一方面,女伶属于职业女性的范畴;另一方面她们又不同于普通的职业女性。由于早期女伶中有许多兼操妓业,加之从事戏曲行业往往为人轻视,因此女伶的社会声誉不高。1912年,自俞振庭将女伶引入北京始,各剧种的女伶群体在近代开始逐渐登上舞台。由于京津地区具有历史悠久的戏曲传统,因而,近代女伶群体率先在该地的出现具有先天优势。在近代京津地区社会经济结构转变的过程中,公共娱乐空间的扩展、新兴娱乐方式的出现以及舆论媒体环境的充分发展更为女伶群体的出现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因此,京津地区的女伶群体兼具有新旧两种职业女性的特点。近代京津地区先后活跃着三个主要剧种的女伶群体。分别是河北梆子、京剧与评剧女伶。经过艰苦的学艺和演出,女伶们运用自身的性别优势及丰富的舞台经验,推动各剧种的发展进步。大部份女伶来自贫苦或家道中落的环境,不同层次的女伶群体日常生活各有不同,感情婚姻也境况各异。然而,她们通过积极参与各种社交活动和公益演出,企图提升自身的社会地位。女伶在戏曲中的性别跨界表演,可说是在男性形塑下的产物。目的各异,方式不同的各种捧角现象不仅造就了女伶的“明星化”,也推动了城市大众娱乐文化的发展。部分女伶表演的形式及内容,也容易使观众将女伶与淫戏混为一谈。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奎德社是民国时期京津地区影响最大的坤班社。奎德社虽然是由女伶作为主力组成,然而其发展沿革、内部的分工管理以及其上演剧目等均是在男性的领导、支持或帮助下完成。该社所演的时装新戏曾风靡一时,充分发挥了戏曲的社会教化功能。本研究着眼于探讨女伶群体与戏曲及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首先,近代女伶发挥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推动戏曲艺术的发展。其次,近代女伶群体的崛起反映了京津地区经济及城市文化的发展。通过分析女伶群体形成及发展过程中,公共空间、舆论媒体等影响因素,把握社会变迁的历史复杂性,有助于进一步发掘城市大众文化的现实意义。而女伶群体的公共演出与日常生活,既是城市文化的体现,又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动力。第三,女伶的社会形态仍具有传统社会的色彩。第四,在性别研究的意义层面上,通过观戏者、捧角家、编剧人等不同的表现,体现当时社会对女伶的形塑,展现女伶自身的人生轨迹,以及女伶群体对自身形象的再塑。透过京津地区社会性别关系演变的观察,可以见到近代性别的传统权力结构在都市社会中的时代变化。总而言之,在社会转型及朝现代化迈向之际,女伶群体随之形成、发展及壮大。这一群体所呈现出的社会形态虽然仍然具有传统社会的色彩,但她们也做出了向现代迈步的各种努力。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内燃机的功率密度日益提升,高热流密度传热问题研究受到关注。对于数值仿真研究结果的验证,传统的实机试验成本高、空间小,试验难度大,不能有针对性地满足仿真计
文学与哲学的关系十分密切,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文学作品只有融合哲学、隐喻哲理才能越显深刻;哲学思想若能借助文学、渗透文学便能愈发圆融。在武侠小说《天龙八部》的
区域旅游的活跃已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区域性也已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一个规律性现象。随着我国区域经济中十大城市群的形成,基于一个或多个城市群的区域旅游研究
随着网络融合演进的加速,以多媒体应用为代表的流数据业务在网络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逐渐成为主流的数据存在形式。与传统数据不同,这些数据具有快速连续到达、持续增长、动态演
德昌大陆乡稀土矿位于康滇前陆逆冲带北部(攀西裂谷带)和盐源-丽江逆冲带北东部结合部位,介于磨盘山断裂带与金河断裂带之间。本文通过研究区域地质背景及矿区成矿地质环境、
物流园区是由多个物流配送中心组成的物流基地,是现代物流发展到一定阶段和城市化规模扩张的必然产物.本文分析了我国和国外物流园区的发展状况,指出了我国物流园区建设中消
我国的《刑法》是在1979年制定的,当时我国的保险业并不发达,对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发生的个别保险诈骗案例以普通诈骗罪的方式加以处理。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保险业逐渐被人
党支部书记是医院党委和党员之间承上启下的中坚力量,既是医院党委决策的执行者,又是党支部工 作的组织者、管理者。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为例,分析了新任党支部书记的特点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利用信用卡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不断发生,不法分子的作案手段日益隐蔽、手段不断翻新,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本文研究的案例是全国首例利用银行“时间差”
医共体是当前医改形势下为执行分级诊疗制度而出现的一种县域医疗资源整合的新模式。龙头医院作为医共体的核心,其医疗技术水平及管理能力直接关系到医共体运行的质量。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