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索十三套》之“海青”音乐研究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atisbianbia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弦索十三套》是集合了13首著名弦索乐合奏的曲集,这13首乐曲分别为《合欢令》、《将军令》、《十六板》、《琴音板》、《清音串》、《平韵串》、《月儿高》、《琴音月儿高》、《普庵咒》、《海青》、《阳关三叠》、《松青夜游》、《舞名马》。最早的乐谱记载是在清代嘉庆十九年,蒙古族文人明谊(荣斋)将他所学的这十三套弦乐合奏,编进他的“弦索备考”(一八一四年工尺谱抄本),全书分六卷,共十册,里面包括序文、乐器指法、总谱和各个乐器的分谱。《弦索十三套》乐谱是被记录在中国音乐史上传承至今的、记录最为详尽和完整的一部古代弦索乐乐谱,荣斋在原序中写到“夫弦索十三套乃今之古曲也”说明在一八一四年之前,这套以弦乐器为主的合奏曲已流传已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本文所研究的乐谱是1955年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弦索十三套》(曹安和、简其华译谱,杨荫浏校订),这是将荣斋工尺谱版本的“弦索备考”,进行五线谱与简谱翻译,便于人们演奏和研究。“海青”又名海东青,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所崇拜的一种鹰类动物,古代人民经常训练其猎取天鹅。《弦索十三套》中的曲目“海青”就是一首描述北方少数民族用海青来猎取天鹅的弦索乐曲,全曲结构庞大,调式变化复杂,共有19段,962小节。本文将《海青》音乐研究分为三大部分进行分析。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包括对本文的选题缘起、选题意义与研究现状、研究方法进行说明。第二部分为论文的正文部分,共由三章进行具体阐述,第一章将弦索乐《海青》的历史发展进行梳理和探究,第二章对乐曲的主题发展、和音语汇和曲式结构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第三章探究了弦索乐《海青》对当今的影响,包括《海青》的历史贡献和对弦乐合奏曲创作的启示和影响。论文的第三部分为结语,是对论文的研究成果进一步的进行总结和归纳,希望能为弦索乐《海青》的音乐研究增添一份资料。
其他文献
随着大数据从概念走向应用,数据价值开始在各类应用场景显现,这对商业、社会以及人民生活都产生变革性影响。作为海量数据资源的拥有者,运营商具备极大的大数据场景化应用优
随着我国社会人才要求的日益增多,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也成为了当下人才要求的一项必备能力。所以在我国大学教育中,应用文写作教学也成为了其中的重点内容。但由于很多大学
本文通过解读莫言作品中的母亲形象,传达出莫言对母性的依恋和崇拜,进而分析莫言对土地的情感和对母亲的情感具有相似性,由此更加深入地了解其创作背后的文化意义。
根据国内外研究学者文献调研结果,从发展历程上将降雨径流模型思想划分为推理法、单位水文线法、概念性降雨径流模型和基于物理机制的径流模拟等4类,并逐一介绍了其提出背景
随着测量仪器的更新换代与勘探技术的日新月异,多源地球物理场数据的种类和精度都获得了大大的提升和增强,因此针对多源地球物理场数据的融合处理与解释技术就显得格外的重要。目前对于多源地球物理数据的处理方式主要为对单源数据分别处理,之后进行不同源数据对比,最终针对单源数据或多源数据进行综合解释,对于多源地球物理场数据的融合处理研究较少。因此,本次论文针对地球物理场数据的融合方法进行研究。在本次论文中,地球
<正>8月16日,在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中国电子学会发布《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称,我国机器人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工业机器人连续6年成为全球第一
目的研究一种蒸汽杀菌清洁机的杀菌效果,为实际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载体定量杀菌实验,对一种蒸汽清洁机杀菌效果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实验室研究,测试不同作用时间、不同载体
在文化全球化和影视文化充分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一度让国人非常振奋,也让外国人开始重新审视中国的当代
目的:观察芪桂汤对脾肾阳虚型甲减患者血清IL-6,TNF-α的调节作用。方法:将40例脾肾阳虚型甲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优甲乐治疗,治疗组予优甲乐加芪桂汤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