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燃烧波淬熄法对自蔓延高温合成机理的研究

来源 :西安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26次 | 上传用户:king200514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蔓延高温合成(SHS)以其独特的优点成为制备化合物及复合材料的新技术。TiC 是高熔点和高硬度的优秀高温耐磨材料;TiC-Fe 由于较高韧性、耐磨性和可热处理性而被广泛应用;NiAl 是优良的低密度、高强度、高温材料,有望替代Ti-基和Ni-基超合金;而NiAl-Cu可改善NiAl 的韧性,并保持其形状记忆效应。因此,研究这些材料的SHS 机理既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也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相转变和显微组织转变是开启SHS 机理之门的两把钥匙,本研究主要通过显微组织转变的扫描电镜观察揭示SHS 机理。采用燃烧波淬熄法并对其进行了全面改进,更完整更清晰地记录了显微组织转变过程,为深刻认识SHS 机理提供了确凿而详实的实验证据,得到了下列重要结果: 建立了TiC 燃烧合成的壳-核机制及其模型。C 原子向Ti 粉粒中反应扩散形成了TiC 壳层,被TiC 壳层包裹的Ti 核熔化后,C 原子扩散过TiC 壳层向熔融的Ti 核中溶解,并析出TiC 晶粒。以前提出的TiC 燃烧合成的渗碳机制和溶解-析出机制被有机地统一在壳-核机制中,而且,壳-核机制可解释燃烧合成的TiC 呈轻微烧结状粉末的实验现象。提出了TiC-Fe 燃烧合成的三元反应扩散/ 溶解-析出机制及其模型。在使用较粗Ti 和Fe 粉条件下,Ti 与C 的燃烧反应分别发生在Ti 和Fe 粉粒中,且前者先于后者。Ti 粉粒中的反应通过Fe、特别是C 向Ti 粉粒中的固态三元反应扩散进行;由于Fe 粉粒的熔点随C和Ti 向其中扩散而迅速向三元共晶温度降低,Fe 粉粒中的反应在液态下通过C 和Ti 向Fe液中溶解以及TiC 粒子析出而进行。还提出了TiC-Fe 燃烧合成的双溶解-析出机制及其模型。在使用较细Ti 粉和较粗Fe 粉情况下,虽然Fe 粉粒中的燃烧反应未受影响,但较细Ti 粉粒中的反应变为溶解-析出机制。即,较细Ti 粉粒在反应开始前熔化,C 和Fe 向Ti 液中溶解,并析出TiC 粒子。较细Ti 粉粒在反应前的熔化归因于粉粒的小尺寸效应引起的受尺寸控制的熔点以及C 和Fe 向较细Ti粉粒中快速扩散引起的受成分控制的熔点的显著降低。澄清了Fe 添加物在TiC-Fe 燃烧合成中的作用。Fe 添加物不仅仅起稀释剂和粘结剂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还起了反应源和降低激活能的作用。它不仅通过C 和Ti 向Fe 液中的溶解为Ti 与C 的燃烧反应作了必要的准备,并为TiC 粒子提供了另一个析出源;C 和Fe 向Ti粉粒中的同时扩散,无论引起由TiC 粒子和富Ti 固溶体组成的三元反应扩散层,还是导致反应按溶解-析出机制进行,都改变了无Fe 添加物时C 原子向Ti 粉粒心部迁移的路径,从而降低了激活能。这揭示了加入Fe 粉降低反应点燃温度的原因,也清楚地说明了Fe 粉变为粘结剂的过程。研究了反应物颗粒尺寸对TiC-Fe 燃烧合成特性的影响,并用所提机制和模型进行了满
其他文献
描述了激活不同TRP通道感受温度变化的范围和阈值;通过比较中药药性中的四气理论和每种TRP通道对温度敏感差异的特性,分析了四气理论中寒、凉、温、热与感受温度变化的TRP通
纳米铜在工业领域和生物医学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毒理学资料甚少。本课题结合体内、外试验方法从细胞和整体水平探讨纳米铜的生物学效应(毒性)。目的在于揭示纳米铜的潜
研究目的:1.通过对2014年苏州市核技术利用单位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苏州市2014年核技术利用单位的防护现状,为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2
以两年生灰木莲叶片为材料,对其叶长、叶宽、叶长×叶宽与叶面积进行回归方程的建立、检验及比较。结果表明:采用5个回归方程拟合,叶长、叶宽、叶长×叶宽与叶面积之间均存在
以促进广东省农民增收为根本出发点,采用问卷调查、相关系数、加权平均、层次分析(AHP)以及专家打分等方法对广东省农民的收入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确定广东省
目的:调查癌症长期生存者的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使用自编调查表,采用自评和访谈的方法,对安徽省社会和劳动保障厅118例参加医疗保险的癌症长期生存者进行调查。结果:安
实现损伤自检测功能是智能结构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而损伤检测方法和传感器的优化配置是关联损伤自检测功能的两个重要问题,这两个问题的研究,对智能结构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
本论文主要探索液相法合成一维纳米材料,并对所制备的纳米材料进行了详细的表征,对它们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简单的探讨。主要内容归纳如下:1.发展了表面活性剂辅助的水热路线来制备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构建小学高效课堂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帮助理解人的行为养成和塑造,已被广泛地应用在人的行为塑造方面。因此,在构建小学高效课
目的:研制可用于患者进行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的机器人。方法:采用外骨骼机械腿和竖直随动支撑作为主要的机械结构,并设计了相应的控制系统。结果:研制出了一台减重步行训练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