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震是最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传统的抗震设计都是基于刚性地基的假设,然而在实际中,由于上部结构的反馈作用,地基会发生变形,致使上部结构的动力特性改变,所以对高层建筑,特别是桩基础的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时应该考虑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影响。相对于常规地震,近场地震的作用效应特殊,破坏力极大,目前虽然对其的研究稍有成就,但是对于高层建筑考虑桩-土-结构相互作用的近场地震响应的研究却比较缺乏。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运用ANSYS分析软件,研究近场地震作用下,结构在考虑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时的动力特性及其地震响应。本文所做的研究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介绍桩-土作用的本构模型及分析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桩-土非线性有限元结构模型,考虑桩与土的接触问题,对结构进行非线性静力分析。土体采用基于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的弹塑性本构模型。2、建立非线性有限元桩-土模型和土弹簧桩-土模型桩,分析两种桩-土模型在桩顶施加竖向荷载和横向荷载时的工作性能,并比较二者的差别。3、用ANSYS建立了非线性有限元实体桩和土弹簧桩的房屋结构模型,对模型进行动力特性分析,将分析得到的模态结果与不考虑桩-土-结构相互作用的模态结果进行比较,然后对三种结构模型进行近场和远场地震作用下的时程分析,比较各模型的地震响应,研究在近场地震作用下考虑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对房屋结构抗震设计的影响。对于本文研究的结构模型,按传统的刚性地基假定计算出来的地震作用进行抗震设计较为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