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影像学参数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访研究了2017年10月一2019年9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因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接受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21例患者。分析患者术前及术后的颈椎管矢状径、颈椎脊髓后移等影像学参数的变化,据患者术前不同的病情程度、病程、韧带合并症分组比较,分析影像学参数变化及其影响的因素。结果符合要求的21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男13例,女8例。患者术前颈椎管矢状径(9.538±0.595),术后颈椎管矢状径(14.962±1.682),术后相对于术前脊髓平均后移2.667mm,两组统计学分析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轻度病例矢状径扩大率(0.685±0.056),中重度病例术后矢状径扩大率(0.530±0.081),轻度病例脊髓后移距离(3.228±0.587mm),中重度病例脊髓后移距离(2.518±0.538 mm),两组统计学分析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小于6个月病程病例椎管矢状径扩大率(0.666±0.078),大于6个月病程病例矢状径扩大率(0.517±0.070),小于6个月病程病例脊髓后移距离(3.309±0.484mm),大于6个月病程病例脊髓后移距离(2.397±0.456mm),两组统计学分析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单纯病变矢状径扩大率(0.601±0.096),合并韧带病变矢状径扩大率(0.480±0.050),单纯病变脊髓后移距离(2.887±0.606mm),合并韧带病变脊髓后移距离(2.237±0.4554mm),两组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可以有效的扩大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椎管容积并使脊髓后移,改善神经功能;2.中重度、病程较长及合并后纵韧带骨化或(和)黄韧带钙化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相对于轻度、病程短及单纯性的患者脊髓后移、矢状径扩大率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