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wanghua0358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级电容器是化学电源家族中诞生较晚的一位新成员,它结合了物理电容器高功率及传统电池高能量密度的优点,其应用领域因此而具有独到之处。已进行的研究表明,高性能的超级电容器取决于高性能的电极材料。优良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不仅要求一般材料所具备的固体氧化还原性能,而且要求孔结构与比表面积的匹配性。本论文综述了超级电容器的基本原理、电极材料研究进展、应用前景。从纳米材料结构设计出发,成功制备出纳米结构化的电极材料并将其应用到电化学电容器。本论文还研究了金属硫化物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质,为开发超级电容器材料
其他文献
本文从工程应用角度阐述了消防应急电源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电能的广泛使用,体现了社会的文明,也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了方便,当电力供应短缺或遇到突发的电力故障的时候,又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不可忽视的损失,为减小这种损失,人们需要能够在短时间内独立于电网的供电装置,应急电源因此应运而生。应急电源自诞生以来便受到了国内外市场消费者的欢迎,得到迅速发展,这也正是本论文的研究背景。本文研究的是单相消防应急电
学位
通信电源技术经过近几年的飞速发展,已渐渐趋于成熟。然而,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效率更高的电源产品仍是人们不断努力和追求的目标。因此,软开关技术的应用成为通信电源的发展方向。本文讨论了软开关技术的发展趋势,介绍了三种传统的软开关谐振变换器,并分析了它们在通信电源应用中的缺点。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LLC串联谐振变换器。它可使原边所有的开关管零电压导通、副边的整流管零电流关断,因而可实现极高的转换效率。
学位
CDMA1X技术是近几年中国联通公司在其CDMA网络基础上推出的一种无线数据通信技术,是一种基于CDMA网络的移动分组业务,面向用户可提供移动分组的IP连接,它有许多优势,主要是无线数据传输速度快,空中无线接口、核心网信令协议的标准非常严格、完整,而且与INTERNET实现互连互通,便于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上网,目前速率最高为153.6Kbits/s,实际应用过程中一般在100Kbits/s左
学位
动力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是“通信电源、空调及机房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的简称。通信电源监控系统是一个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它是一个集中并融合了传感器技术、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人机系统技术的最新成果而构成的计算机集成系统;能够实现遥测、遥信和遥控三遥功能,对实现现代化的通信电源维护和科学管理有着重要意义。首先,本文从应用的角度,讨论了动力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的各级功能划分、基本组成部分
学位
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对铁磁性材料损伤进行早期诊断的无损检测方法。根据对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的研究和金属磁记忆信号的非平稳性,在本文,我们将具有良好时频特性的小波分析引入到金属磁记忆信号的分析与处理中。通过小波变换对采集的信号进行抑制细节系数、小波指数下降消噪、二次消噪等多种方法的分析处理,有效去除了信号噪声,提高了信噪比。利用多种特征量对应力集中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综合判断,提高了对铁磁性金属
学位
现代高性能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需要响应快、鲁棒性好、易于工程实现和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的控制器.本论文对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在对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各种控制理论进行全面、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吸收了相关学科的新理论和新思想,用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的研究了直接转矩控制和滑模变结构控制.在详细研究和分析了直接转矩控制和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后,将两种控制方法融合,并成功的用于永磁
EIT问题是通过测量物体边界上的电压和电流值,重构其内部的电导率信息,可用两种映射来建立电压和电流二者之间的关系:电压-电流映射(DtN映射)和电流-电压映射(NtD映射),因此,EIT的数学模型是:根据给定的DtN映射或NtD映射的信息,去恢复电导率方程▽·(σ(r)▽u(r))=0.中包含的参数σ(r)。剥层法是一种直接的近似重构电导率的非线性方法,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首先利用边界的测量数据得到
学位
本文通过对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阳极材料Ni-SDC和Cu-SDC的合成和电化学性能的测试,研究了微结构及材料组分对阳极性能的影响。利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合成了NiO,SDC阳极材料。分别在400℃,600℃,800℃预烧结,再用机械混合法按照质量比NiO:SDC=65:35制备了Ni-SDC复合阳极,测量并比较了样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用在400℃预烧的粉末制备
学位
通过掺杂不同比例的过渡族金属氧化物Fe_2O_3、CoO、NiO寻找一种降低SDC电解质烧结温度、提高SDC电解质致密度的方法。研究过渡族金属氧化物不同掺杂比例对SDC电解质的高温直流电导率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对产生这些差异的微观机制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1450℃烧结时掺0.5mol.% Fe_2O_3作烧结助剂比掺CoO、NiO效果好。1250℃烧结时掺杂0.5mol.% CoO或2.0m
学位
化学镀技术是表面处理的一种有效方法,将纳米粉与化学镀技术相结合,即产生了纳米化学复合镀技术。由于化学镀层中复合了纳米粉的优异特性而使其各方面性能都有所改善,因此,拓宽了化学镀的应用范围。本论文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以期更好地分散化学镀液中的纳米MoS_2颗粒。首先选用多种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及其复配,进行沉降试验,再根据制得的相应化学复合镀层的形貌与性能,最终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