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和以后宋代宫廷婴戏题材绘画兴盛的原因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z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婴戏图是中国美术史上一种专门表现儿童题材的绘画,中国绘画史上的婴戏图历史久远,山东临沂金雀山前汉墓出土的帛画中已经涉及这一题材,以后的历朝历代也都有画家关注和表现这一题材。但是到了宋代,婴戏题材绘画几乎以一种突然迸发的速度迅速流行于当时的画坛,成为宋代画家,特别是宫廷画家们反复描绘的题材和对象。对此问题的解释,之前的婴戏图研究者往往只集中在商品经济发展、市井文化兴起及祈求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对子孙后代的关心几个方面上,但是如果仔细推敲一下这些原因,便会发现这种解释是不足以令人信服的。本文通过对相关史料的进一步分析和考证,发现人口问题与宋代宫廷婴戏图的兴盛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一方面统治者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和扩充劳动力来源,鼓励生育;另一方面又对人民施以沉重的赋税徭役,由此导致当时社会普遍流行“计产育子”、“溺婴”等自觉控制人口数量的习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需要更正以往对宋代宫廷婴戏题材绘画发展的认识,即认为“它的兴盛是社会繁荣、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恰恰相反,这是宋代帝国生存危机在当时艺术上的一种反映。代表官方意志的宫廷画师们集中在宋代出现人口问题、国家调整相关政策以刺激民间生育的特殊时期大量绘制婴戏图,说明宋代宫廷婴戏图的兴盛绝不是一个偶然的艺术现象,而是很可能被朝廷当成了一种为政治宣传服务的工具,从而对当时的人们起到了一定的教化和政策引导作用。自北宋后期开始,画院画家对婴戏题材绘画反复创作这一文化现象,与当时社会所面临的危机,以及国家为此推行的一系列缓解危机的政策有关,而这才是导致宋代宫廷婴戏题材绘画兴盛的关键因素。宋代宫廷婴戏图的兴盛是政府推行人口政策在文艺上的反映。人口问题从北宋末开始直到南宋,都是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它与政府收入、兵源及维护政权的需要等方面密切相关。针对婴儿夭亡率较高和生子不举之风的盛行,宋政府对生育行为及贫下之家无力赡养新生儿的窘况采取了一定措施,这些都反映出宋政府力求增殖人口的目的与决心。显然,这些在当时的文艺创作中不能不有所反映,就绘画而言,宫廷婴戏图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宫廷婴戏题材绘画是当时政府推行人口政策的一种文化工具,或者是政府在鼓励生育上的一大文化策略。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联合环孢素A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5月~2011年12月期间,采取糖皮质激素联合环孢素A治疗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20例,分为治
以精制松香、马来酸酐和季戊四醇为原料,制备浅色高软化点马来松香季戊四醇酯。重点讨论了不同还原剂、催化剂、减色剂、原料配比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研究表
西方荒岛小说在世界文坛上是一类独特的文学成就,尤以英国、法国、美国、新西兰等国的作品更为丰富。“荒岛”小说经历了滥觞、成熟和发展的渐进过程,逐步在文学史上显现出一
世纪之交,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包容性和发展性共享着整个人类文明的成果,东西方的政治经济和信息文化交融已影响着地球的各个角落。于是,传统的中国画也面临着传承与发展,以适
通过简单的介绍,让大家了解贝多芬《月光曲》的创作背景、音乐构思及作品的性格特点,并通过分析这首作品,让大家渐渐地走进他的音乐,走入他的心灵。
对于难爆岩体,采用三角形布孔斜线起爆时,适宜用台阶爆破漏斗试验,根据等阻力自由面原理确定炮孔布置参数。同时炮孔堵塞长度控制在20倍孔径和采用较小的排间微差间隔时间,使得爆破
作为当今美学的前沿话题,暴力美学似乎成为了一个在文学、绘画和电影作品中最常出现的内容之一。在这些以暴力为题材的电影中,“暴力美学”实际上是将暴力的血腥与丑陋用充满
识字是掌握各种知识的基础,是开展其他学科教学的基础,因此,识字教学成为小学教学最重要的任务,识字教学问题也是小学语文教学首先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当前在识字教学中应
为了克服在公路勘测领域将GPS坐标转换为国家坐标(地方坐标、线路坐标)的传统方法的两个缺陷(一个是转换精度不高,另一个是极易出现病态矩阵),采用了将三维坐标(X,Y,Z)分开转
初中学生正处于叛逆阶段,他们大多对枯燥乏味的英语科目缺乏兴趣,导致初中英语教学存在很多困难。因此,教师要想让初中英语教学更好地进行下去,就必须重视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