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通过对中国龙纹文化的历时性的考察,对龙纹文化的源流发展、历史形态演变、龙文化的精神品质和当前龙文化的时代价值、意义与承继进行细致分析,力求清晰地展现中国龙纹文化的本来面目,以期对中国龙纹文化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与交流史上尽可能客观公正的评价。 第一章,旨在考察龙文化的历史渊源和源流发展。龙纹作为一种绵延了千年图腾,经历了创造期、演变期、发展期和成熟期等诸多阶段。一般来说,人们对于龙的崇拜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图腾阶段、神灵阶段、龙神与帝王合一阶段和中国与印度龙合一阶段。龙图腾崇拜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内涵,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龙是经历了人们对自然的难以理解从而想象出的一种祈求神明庇佑的形象,又融合了各种动物、自然现象而演变出的一种形象,这种龙的特征表明其是在不断吸收了外来的优秀艺术元素而逐渐使其形象更加完美的。古代中国人的包容与大度在龙身上也能看出端倪。龙的形象及龙文化在自己的发展衍异过程中,曾受到来自异族佛教中有关龙王文化的冲击,但我们并没有将它视为外来文化,而加以拒绝与排斥,而是将其涵融其中,并不断更化以致汉化,形成了中国化了的的龙王,从而丰富了中国龙文化的内涵。 第二章,旨在揭示中国龙纹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龙”作为一种文字,其出现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在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金文中,“龙”即以出现。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发生重大转型时期,思想上出现了百家争鸣,人本民本的精神有所体现,与此相适应,龙纹样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于是,龙纹的艺术风格开始出现了新变,出现了神人共舞、蛇龙交杂的浪漫世界。秦汉时期,我国的封建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强盛的阶段,儒术独尊,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对中国龙文化影响就是出现了政治代表意义的龙图纹。赵宋时代,经济文化相对前代更加繁荣,商业和手工业更是突飞猛进,由于工业的发达,龙纹艺术文化的发展也相当活跃,盛况空前。龙纹的饰法与雕法也花样叠出,既讲究平面艺术,也更加注重三维立体效果。在明清两代,龙纹雕饰图案,无论是在宫廷,还是在民间,其工艺、题材与内含均超越前代,那就是崇尚写实技巧、龙纹普遍与花卉动物图案相配,而且蕴含深刻,意义丰富,给人以无限的美感和鲜明印象。 第三章,旨在考察中国龙文化的精神品格。龙作为氏族社会时期原本属于整个部落共同象征的图腾,在进入阶级社会和封建社会以后变成属于少数集团的专属图案,于是它与统治者的权力产生了联系,并逐渐合一,最终成为最高政治权势的象征。自从“龙”与皇权政权合流以后,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把自己说成是“真龙”,是“天子”,都爱把龙作为自己皇权的象征,就连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也无有例外。比如北魏的拓跋部、金代的完颜部、元代的蒙古部、清代的爱新觉罗部等。中国龙文化历经近8000年的发展,不断处于衍异和涵融中,以及升华,龙已经成为了中国人心理与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必不可少的文化元素,甚至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图腾符号,成为所有炎黄子孙的精神象征、文化标志和情感的纽带,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海内外华人都可称之曰“龙的传人” 第四章,旨在探求龙纹文化在当今的时代与精神价值。从古至今,龙作为一种图腾已然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经历了历史的冲刷和岁月的洗礼,龙图腾从最初的初具图形,历经发展、演变,到今天的活灵活现,除了验证龙图腾的发展之外,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腾飞。龙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对它正确宣传使龙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如今的电视媒体、网络等都特别发达,当这些媒体一味的播出宣传西方文化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我们的龙文化。在全球化文化的竞争下,民族文化要很艰难地在这中间拓宽自己和发展自己,我们国家自己的文化,只有不断的开拓发展,创新本民族的发展道路,才能面对全球化时代的发展浪潮,取得在世界文化的民族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