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皮肤是机体最外的保护层。皮肤的老化是衰老最明显的可见信号。皮肤衰老可分为内在性时序性的身体器官的正常衰老过程,和外在性由于暴光于环境因素而发生是衰老,如光老化。长期的日晒会使皮肤屏障功能逐渐降低,皮肤生理指标有明显改变,即发生皮肤光老化。皮肤生理指标有助于判断多种疾病皮肤屏障受损情况,评价皮肤的抵抗外界能力及吸收排泄能力等,为皮肤科、整形外科、激光美容科医生在皮肤屏障功能评估、皮肤衰老分析以及皮肤修护管理等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目的应用无创性生理检测技术量化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中国健康人群皮肤暴光部位与非暴光部位的各项皮肤生理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在皮肤衰老中的作用和意义。分析日晒对中国健康人群皮肤生理状况以及皮肤衰老的影响。研究方法随机入选617例中国健康志愿者(Ⅰ组婴幼儿0-2岁92例;Ⅱ组学龄童、3-12岁70例;Ⅲ组青少年13-18岁46例;Ⅳ组青年19-40岁210例;Ⅴ组中年41-60岁186例;Ⅵ组老年人60岁以上31例),用无创性皮肤生理检测仪器检测暴光与非暴光部位的六大皮肤生理功能指标,包括:角质层含水量(SCH)、经表皮失水量(TEWL)、皮脂、p H值、黑色素、血色素。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比随着年龄增长男女之间和暴光与非暴光部位之间皮肤生理指标的差异。研究结果1.在儿童生长阶段,角质层含水量、经表皮失水量、PH值、皮脂、黑色素、血色素整体均呈逐渐增加趋势。暴光部位和非暴光部位之间各项生理指标的差异均不明显。2.中青年人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和血色素逐渐减少,皮肤黑色素逐渐增加。而皮肤经表皮失水量、p H值和皮脂先升高,在30岁左右达到峰值,之后不断减低。暴光部位和非暴光部位之间在成年阶段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经表皮失水量、PH值、黑色素出现明显差异性(P<0.05),血色素差异性是在40岁之后表现出来的,而皮脂量未见明显差异。3.老年人角质层含水量、经表皮失水量、p H值、皮脂、血色素呈逐渐降低趋势,黑色素增高。暴光部位和非暴光部位之间皮脂无明显差异,TEWL、SCH、p H、黑色素、血色素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暴光部位皮肤生理参数明显优于于暴光部位。研究结论皮肤生理检测可以无创地量化评价不同年龄段人群暴光与非暴光部位的人体皮肤生理状态,以评估皮肤的老化程度。日晒加快了皮肤的衰老程度,暴光部位和非暴光部位之间的差异逐渐显现。日常的防晒尤为重要,除了有防止皮肤色素增加之外,还对于抗衰老有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