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历史成本计量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报表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出台了新会计准则,其最大特点就是公允价值的重新使用,在38个准则中有17个准则在不同程度上运用了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是一种计量属性,它与盈余管理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由于其在计量过程中的一些特殊性,使得公允价值就像一把双刃剑,在提高了会计信息有用性的同时,客观上给了上市公司更大的自主权,为公司进行盈余管理开辟了新的空间。本文以公允价值应用最广的六个会计准则为代表,指出公允价值在其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在这种计价模式下盈余管理的空间,并结合上市公司近两年的财务报告,选取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详细探讨了在合理的空间内实施盈余管理对公司财务的影响。最后指出适当的盈余管理可以把公司的财务数据控制在契约的限制性条款内,降低违约的风险,抵消不可控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助于企业度过暂时的财务危机。但是一定要注意盈余管理带来的好处只是暂时的,他改变的只是实际盈余在不同的会计期间的反映和分布,并不能增加或减少公司的实际盈余。因此,从长远来看上市公司必须重视自身的经营,靠实际的经营业绩来支撑公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