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占全世界肿瘤的2-3%,在西方国家发病率较高。在过去的20年中,全世界及亚洲肾细胞癌的发病率增长了 2%。据统计,在2012年欧盟国家有近84400例新肾癌病例,并且有34700的患者死于肾癌相关疾病。男性更易出现肾细胞癌,男女发病率的比例是1.5:1,大概在60-70岁肾细胞的发病率达到高峰。肾细胞癌病因尚未清楚,但高危因素包括:吸烟、肥胖、高血压、饮酒、药物、放射、家族史等等。目前很多局限性肾肿瘤(直径小于4cm),无论采用开放或者腔镜手术,大家更倾向于使用肾部分切除术来取代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对于肾肿瘤直径4-7cm的肾癌患者,肾部分切除术(partial nephrectomy,PN)和肾肿瘤根治性切除术(radical nephrectomy,RN)并不会影响术后的5年生存率。目前通常认为对于直径<4cm的肾肿瘤,肾部分切除术是治疗的“金标准”,但是很多文献报道对于4~7cm的肾肿瘤行肾部分切除术并未明显增加手术并发症。所以单纯根据肾肿瘤直径来预测手术风险及决定手术方式是不太合理的。2009年Kutikov和Uzzo提出了 RENAL肾肿瘤评分系统,同年Ficarr等提出了PADUA肾肿瘤评分系统,以上两种评分系统都是根据肾肿瘤的解剖学特性来评分的,通过肾肿瘤评分我们可以评估手术复杂程度、预测手术风险等。虽然肾肿瘤的解剖特性很大程度上影响手术难度,但是存在其他影响因素,比如我们不能忽略患者术前共病症和肾周脂肪对手术的影响。2014年Marco Roscigno等结合RENAL肾肿瘤评分系统、查尔森术前共病指数(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CCI)和肥胖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制定一种新的更合理的评分模型——手术风险模型(the Risk of Surgical Complication,RoSCo),本研究拟进一步探讨RoSCo评分模型在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的运用。资料与方法:1、资料:回顾性研究我院2010年-2015年127名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手术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术前CCI指数、RENAL评分、BMI指数、肿瘤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热缺血时间、术后并发症评分(Clavein评分)等相关数据。2、RoSCo 评分方法:RENAL4-9(1 分),RENAL≥10(5 分);CCI0(1 分),1-2(2 分),>2(3 分);BMI≤25(1 分),>25(2 分);将以上三项的评分加起来就是最后的RoSCo评分。分为RoSCo低评分组(3-4分)、RoSCo中评分组(5-6分)、RoSCo高评分组(7-8分)。并根据术后相关并发症给予Clavein术后并发症评分。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样本率及构成比的比较用X2检验,两样本均数的比较用t检验,采用Kappa值来检测不同医师在运用RoSCo评分系统一致性的相关情况,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纳入研究的127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7.5岁,其中术后未出现并发症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6.0岁,而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所有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5.9岁,其中有66名男性(52.0%),61名女性(48.0%),年龄和性别在有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纳入研究127例患者中,BMI指数、CCI指数、RENAL肾肿瘤评分、RoSCo评分、肿瘤大小在无并发症组和有并发症组中有差异,和Clavein分级相关。3、由此表明RoSCo评分系统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后并发症关系更加密切,较RENAL评分更能准确的预测肾癌患者术后的相关并发症。4、采用Kappa 一致性检验泌尿外科医师对RoSCo评分系统总评分和各项评分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RoSCo总评分和各项评分一致性分别是0.97,0.97,0.96,0.94,Kappa 值分别是 0.98,0.95,0.96,0.87。结论:1、BMI指数、CCI指数、RENAL评分系统都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后并发症相关;RoSCo评分系统也同样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后并发症相关,可以较好的评估术后相关并发症。2、RoSCo评分系统和单纯的RENAL评分系统相比,RoSCo评分系统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后并发症关系更加密切。3、患者性别、年龄和RoSCo评分系统无明显相关性,患者术中出血、热缺血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RoSCo评分系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