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各类校园惨案将校园欺凌推向公众视野,个别欺凌者手段令人咋舌,日趋严重的校园欺凌现象引得人们对学校教育以及校园安全愈发忧心。值得庆幸的是,不仅研究者,愈来愈多的社会大众也逐渐意识到校园欺凌的危害性。言语欺凌是校园欺凌中最常见、最易被忽视的一种类型。工作者根据驻校观察,着力对小学生的言语欺凌行为展开研究,尝试发展社会工作针对小学生言语欺凌行为的介入研究。这对于减少校园安全隐患、构建和谐校园、保障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而言,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及理论意义。介入中,工作者着力纠正服务对象的不良认知,改善其人际交往上的不良行为习惯,协助服务对象掌握文明用语,增强与人沟通能力。与此同时,用个案辅导完善,有效弥补小组工作的不足之处,进行查漏补缺,多维度促进服务对象的正向转变。从专业角度出发,把理论技巧灵活地运用到切身实践中去,并纵深探究、尝试从专业思维反思、总结经验,在专业本土化向前发展的道路上增加一个助推器。工作者尝试性地根据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并提出以下建议:1.重视构建良好专业关系。作为治疗过程中的及其重要的中介和手段,融洽而正向的工作关系更是最终目的得以实现的基础。2.科学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针对服务对象的个性特点,个性化设计活动内容,有利于服务目的达成;实务工作中,注重不同介入方式、方法相结合开展介入工作,有利于提升服务效果。3.发挥家庭的特殊作用。4.注重整合资源。然而,由于工作者理论及实务经验的缺乏,研究中不可避免地,会有许多缺陷与不足。期待日后有更广泛、更深入的实务探讨与经验总结,希望一直奋战在一线的社工机构能够将自己积累的经验进行整理、分析,与各高校建立更为亲密的联系,共同为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