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系化学讯号与稻米品质的关系及其调控技术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18次 | 上传用户:fyzqi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旨在阐明水稻根系化学讯号(激素、有机酸、氨基酸、多胺和离子等)与稻米品质形成的关系及其调控途径。试验以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为材料,分别种植于水培池、盆钵和大田,观察了结实期根系化学讯号的变化,分析了根系化学讯号与稻米品质的关系,并对根系化学讯号对稻米品质的影响机理做了探讨,提出了调节根系讯号产生和改善稻米品质的技术途径。主要结果如下:1.水稻花后根和籽粒细胞分裂素与籽粒灌浆及蒸煮品质的关系1)灌浆早期根和籽粒玉米素+玉米素核苷(Z+ZR)浓度与籽粒起始生长势、平均灌浆速率、最大灌浆速率、糙米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活跃灌浆期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灌浆中、后期根和籽粒Z+ZR浓度与活跃灌浆期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灌浆后期Z+ZR浓度与灌浆速率呈极显著负相关。2)灌浆中、后期根和籽粒Z+ZR浓度与胶稠度及碱化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表明根和籽粒细胞分裂素对籽粒灌浆和稻米蒸煮品质起调控作用,其调控的正、负效应取决于灌浆的时期。2.水稻花后根和籽粒脱落酸浓度与籽粒灌浆及蒸煮品质的关系1)灌浆中期根和籽粒脱落酸(ABA)浓度与籽粒起始生长势、平均灌浆速率、最大灌浆速率、糙米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活跃灌浆期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灌浆早期和后期根和籽粒ABA浓度与各灌浆特征参数的相关不显著。2)灌浆中期根和籽粒ABA浓度与胶稠度及碱化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3.根系伤流液1-氨基环丙烷1-羧酸浓度与稻米外观品质的关系结实期根系伤流液中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浓度在灌浆前期最高,但在品种间差异较小。随灌浆进程,根系ACC浓度减小,品种间差异增大。相关分析表明,灌浆中期根系ACC浓度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灌浆后期根系ACC浓度与米粒的垩白度和垩白大小呈极显著正相关。灌浆前期根系ACC浓度与垩白粒率、垩白度和米粒的垩白大小的相关均不显著。结实期根系ACC浓度低的品种,扫描电镜下稻米淀粉体排列紧密,相互间间隙较小。结实期根系ACC浓度高的品种稻米淀粉体排列疏松,相互间间隙大,淀粉体大小差异悬殊。在花后10~15 d和花后25~30 d分别用10-6 mol L-1 ACC处理根系,稻米的淀粉排列变疏松,垩白粒率、垩白大小和垩白度均显著增加。用10-6 mol L-1氨基-乙氧基乙烯基甘氨酸(AVG,ACC合成酶抑制剂)处理根系,结果则相反。4.根系分泌有机酸与稻米品质的关系结实期根系分泌的苹果酸和琥珀酸越多的品种,其稻米淀粉谱的崩解值就越大,消减值就越小;而根系分泌的酒石酸和柠檬酸越多的品种,崩解值就越小,消减值就越大;根系分泌的乳酸较多,其稻米的胶稠度和碱化值就较小,直链淀粉含量就较高。相关分析表明,根系分泌的苹果酸及琥珀酸浓度与淀粉谱的崩解值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淀粉谱的消减值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根系分泌的酒石酸和柠檬酸浓度与淀粉谱的崩解值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淀粉谱的消减值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根系分泌的乳酸浓度与稻米胶稠度和碱化值呈显著负相关,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5.根系分泌有机酸与水稻重金属吸收的关系根系分泌物中乳酸浓度较高的品种,根系和稻株吸收Cd的重量较低;而根系分泌苹果酸和琥珀酸浓度较高的品种,根系和稻株对Pb的吸收重量较低。根系分泌的乳酸浓度与根和稻株对Cd的吸收重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根和稻株中Pb的累积量与根系分泌的苹果酸浓度和琥珀酸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酒石酸和柠檬酸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6.根系分泌的氨基酸和离子与稻米品质的关系结实期水稻根系分泌的氨基酸含量随灌浆进程逐渐降低。结实前中期(抽穗后10 d和20 d)根系分泌的氨基酸与籽粒中氨基酸的相对含量、根系分泌的碱性氨基酸与籽粒的千粒重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根系分泌的[Ca2+]、[K+]与稻米的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根系分泌的[NO3-]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Na+]、[NH4+]和[PO43-]与蛋白质组分关系密切。7.根系多胺浓度与稻米蛋白质组分的关系结实期根系多胺浓度在品种间存在差异,一般稻米醇溶蛋白较高的品种,根系腐胺浓度较高,精胺浓度较低,反之,球蛋白含量较高的品种,根系腐胺浓度较低,精胺含量较高。相关分析表明,根系精胺浓度与稻米醇溶蛋白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球蛋白呈显著正相关;根系腐胺浓度与稻米醇溶蛋白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球蛋白呈显著负相关;根系精胺/腐胺浓度比值与醇溶蛋白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球蛋白呈极显著正相关。8.根系细胞分裂素和ABA对籽粒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调节籽粒中的ADPG焦磷酸化酶(ADPGase)、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ase)和淀粉分支酶(Q-酶)在灌浆前期的活性、灌浆期的最大活性和平均活性与平均灌浆速率、最大灌浆速率和籽粒中淀粉的含量(mg/粒)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灌浆各期籽粒中ADPGase活性以及灌浆前、中期的Q-酶活性与蒸煮品质(胶稠度,碱化值和直链淀粉)的相关均不显著;灌浆前期SSSase活性与胶稠度和碱化值呈显著负相关,与直链淀粉呈显著正相关,灌浆中期和后期的SSSase活性以及灌浆后期的Q-酶活性与胶稠度和碱化值呈显著正相关,与直链淀粉呈显著负相关。于花后7~10 d分别喷施10-6 mol L-1的玉米素(Z)后,灌浆前中期(花后12~24 d)上述各酶活性与对照(仅喷清水)无显著差异,但灌浆后期(花后27~39 d)各酶活性较对照显著增加。于花后7~10 d喷施10-6 mol L-1的ABA后,灌浆前中期籽粒中各酶活性较对照显著增加,灌浆后期则各酶活性显著降低。9.调控根系化学讯号的途径与技术1)化学物质化学物质对稻米品质的调控的正负效应,取决于取决于化学物质的种类。花后14~20 d外源ABA处理,使直链淀粉含量增加,碱化值减小,米胶长度缩短;花后24~30 d外源ZR处理则显著降低了直链淀粉含量,增加了碱化值和米胶长度。结实期ACC处理能够增加稻米的垩白粒率、垩白大小和垩白度,而结实期AVG处理可以降低稻米的垩白度,改善稻米的外观品质。2)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结实期轻干-湿交替灌溉能减少根系ACC的产生,降低籽粒中ACC浓度和乙烯释放速率,增加米粒的透明度和崩解值,明显降低垩白粒率、垩白度和消减值,改善稻米的外观和食味品质。此外,结实期轻干-湿交替灌溉还增加了籽粒中蔗糖合成酶(SuSase)、ADPGase、SSSase和Q-酶活性。SuSase、ADPGase、SSSase和Q-酶活性与崩解值呈显著正相关,与垩白度和消减值呈显著负相关。说明结实期轻干-湿交替灌溉可以改善稻米品质,SuSase、ADPGase、SSSase和Q-酶在籽粒形成中起重要作用。3)养分管理结实期氮、磷、钾、钙的供应水平对根系化学讯号及稻米品质能产生调控作用。总体表现在缺氮、缺钾及缺钙条件下,加快了根系的衰老,根系分泌的有机酸、氨基酸、离子均有所降低,稻米的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变劣。而在缺磷条件下,则显著促进根系有机酸、酸性氨基酸、离子的分泌,籽粒的蛋白质含量及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表明在结实期适当的增加氮、磷、钾、钙的供应,能够调控根系分泌物的产生,从而使米质变优。在基肥中用菜籽饼作有机肥,根系分泌的苹果酸和琥珀酸浓度增加,酒石酸和柠檬酸浓度降低,乳酸的浓度无显著变化,稻米淀粉谱的崩解值增大,消减值减小。在施等氮量(225kg N ha-1)条件下,随着基肥施用的增多或穗肥施用的减少,结实期根系分泌的苹果酸和琥珀酸含量显著增加,米粒的出糙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增加,蛋白质含量降低,稻米品质变优。表明合理的氮肥运筹能够调控水稻根系有机酸的含量和组分,影响稻米品质。优质高产的氮肥运筹为基肥:分蘖肥:穗肥= 6:1:3。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成鼠脊髓损伤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成年雌性SD大鼠32只,2只用以提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其余大鼠随机分为细胞移植组、PBS缓冲液组及空白对照
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为多年生蓼科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中药,其主要活性成分白藜芦醇(Resveratrol)是一种天然抗毒素,同时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被誉为最有
小麦的春化特性是决定小麦种植区划、引种用种及栽培技术的重要因素之一,小麦品种冬春性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小麦的穗分化进程及其对低温冻害的耐受能力,开展小麦春化分子调控机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大量元素之一,直接参与植物体内各种重要的生理生化过程,对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及提高产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土壤中磷的总含量非常丰富,但
新时期,施工企业基层单位应当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积极探索和研究意识形态工作的规律和特点,贯彻落实党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原则,注重意识形态工作的调整和优化。本文立足
在整个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市政给排水是非常重要的,关系着整个城市的安全和稳定。因此,市政部门必须要重视对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尤其是在社会不断地发展过程中应该重视给排水当
本文基于协整理论、VAR模型等方法,通过对国房指数和宏观经济景气指数数据的计算和分析,探讨了我国房地产业发展与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关系及其之间的影响机制等问题。首先通过
律师:两年前,朋友向我借款2万元,但没有约定利息。其间我多次催要,他都拖着不还。我便起诉到法院,法院判决他立即还款,但未判决给付利息。请问,这样判决正确吗?
海事行政诉讼案件的管辖权在地方法院和海事法院之间几经移转,引发了学界与实务界的巨大争议。这种管辖权究竟应做如何划归?学界和实务界对此始终莫衷一是,由此严重制约着相关司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及语言沟通在精神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用药指导、健康宣教及生活管理等常规措施进行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