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20世纪黎族作家的散文创作

来源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wfzh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黎族作家散文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作为黎族作家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的黎族散文创作在黎族文学整体发展中具有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这篇论文通过对20世纪黎族散文代表作品的分析,对这些作品的选材、特性和不足进行梳理和总结。20世纪黎族作家散文的题材以山水风光、社会生活、民风民俗三个方面为主,这些文章大都围绕本民族的生活展开书写,但表现出的民族意识仍比较浅显。这些文章有的以诗化语言见长、有的以教育意义见长、有的以民族特色见长。其艺术性主要表现于修辞诗性;政治性主要表现于80年代作品中直白的今昔对比、忆苦思甜,90年代的散文作品的表达则含蓄许多;民族性不仅表现于具有民族特色的风光、习俗等方面,更多地表现在人物的行为观念上。20世纪黎族散文的不足之处在于民族抒写流于浅表、创作技巧不甚成熟等方面。造成这些不足的原因,客观方面是黎族书面文学形成的历史短暂、基础薄弱、黎族作家的创作存在母语和非母语间思维转换的问题等;主观方面则是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不够深入、对社会生活的观照不够深刻、文学基本功不扎实、缺乏民族自信等。
其他文献
宝卷是一种十分古老的、在宗教和民间信仰活动中,按照一定的仪轨演唱的说唱文本。①它产生、演变、流传于特殊的民俗文化背景之中,延续发展了近800年,留存了大量的宝卷文本。
大连女作家孙惠芬,以1982年发表于文学杂志《海燕》之上的一部短篇创作《静坐喜床》,叩响了文学世界的大门。此后,在三十余年的创作历程中,她始终以自己身后的辽南乡村世界为
祖饯诗是中国古典诗歌里的一朵奇葩,创作于为出行者举行的祖道活动中。本文主要论述祖道活动与祖饯诗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的历史流变轨迹,着眼于祖道活动、祖饯诗在各朝代的特
目的:系统分析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有效性、安全性,以期做出客观且可信的评价,以指导临床用药。提出在临床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拟出采取的对策。方法:检索中医药治疗围绝
小组合作学习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入我国。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目前合作学习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当中。已经证明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课堂气氛,创造新型的
信托作为一项财产管理和财产转移的观念和行为自古有之。信托从最初的信托遗赠,发展到尤斯制,又从尤斯制进而发展到信托,这中间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直至英国人将这一财产
旅游业是公认的朝阳产业,具有投资少、回报稳定、资源垄断性强、带动系数大、污染小等特点,目前已跃居世界第一大产业。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贸易与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国际贸易自由化对环境的影响更是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作为开放型经济大省,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国际贸易取
当今时代正处于异质文化互渗互补的文化大融合时期,世界各地民族文学正形成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它们在全球性和地方性两端之间自由浮动,处于这一文化转型背景下的民族文学在
90年代以来面对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强烈冲刷,高校这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也不幸卷入社会浮夸的浪潮里。大学校园逐渐成为加工金钱、名利、地位的“工厂”,曾经以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