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当下中国的艺术题材、材料手段、传播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局面,高校美术教育也在不断地探索人们的审美心理和视觉习惯的变迁。目前,我国高校现代美术的基础教育仍以契斯恰科夫“实物写生”的影调画法作为人才培养和素质训练的主要教育模式。在习得此套固定不变的方法和技术后,大多数学生难以吸收其他体系的优长,不再具有开放性,而且对民族文化的造型精神也存有诸多遮蔽。民间美术作为中华文化艺术的优秀传统,不仅有着简练概括的造型特征、鲜明强烈的个性色彩、以形写神的审美价值和托物言志的美学观念,而且采用“师生授受”的教学模式,将创作目光贯穿于整个创造发生的微妙过程之中,在启迪学生创作思维和创新手段的同时,让学生更贴近艺术本真的自由开放境界,从而创作出具有原生涌发力量的作品。本文立足于中国当代美术基础教育的研究,着力阐释了民间美术的艺术形态、艺术特征和形式法则,同时将民间美术与主流教学体系中的基础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对比分析,尝试构建了以民间美术为主导的一套从审美价值、教育理念、基础训练方法到艺术创造表现的全新美术基础教育体系。最后,本论文借镜民间美术在美术基础教育中的独特价值,对民间美术在艺术创作精神中的借鉴价值展开了论证,进而对民间美术的教育价值进行了客观评价。以民间美术为主导的美术基础教育体系作为本文研究的重点和创新点,在融合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念和审美情趣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了民间美术这一鲜活生动、丰富多姿的造型体系和训练方法,为今后的艺术创作、民间美术的传承、以及高校美术教育的深度探索提供了依据和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