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张法大直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接头形式及受力性能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hcool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管桩连接技术发展的趋势是快速机械接头,本文在前期研究工作基础上,研制了一种新型的管桩锚固式接头,围绕其受力性能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及试验研究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提出了一种管桩快速机械连接的新方法,在此基础上研制成功了管桩锚固式接头。该接头是一种针对大直径预应力管桩接桩需要的快速机械接头,与传统接头相比它操作方便快捷,满足一般的受力性能,防腐效果好,适合海洋港口等工程中大直径预应力管桩的接桩需求,同时通过改进型号,也能方便的用于一般基础工程中的较小直径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针对锚孔锥角、夹片与外环间的摩擦系数这两种因素对接头锚固性能的影响,做了大量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锥角和摩擦系数的增加,锚固式接头外环的各项受力性能将得到改善,比如夹片的回缩量、外环的塑性屈服区域、最大Von Mises等效应力、外环表面的环向应力应变、径向变形都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外环开始屈服时的加载则逐渐增大。建议锚孔锥角取值6°~7°,摩擦系数取0.035。 通过试验,对比了无顶压与有顶压、采用长夹片与短夹片、灌入环氧树脂与不灌入三种情况下钢绞线与连接器之间的相对位移量△l和夹片跟进量△α。研究表明通过对接头夹片施加液压顶力,可以减小钢绞线受力过程中相对锚固式接头的滑移,改善了锚固式接头的性能;采用工具夹片(长夹片)由于夹片跟进不齐,其钢绞线与连接器之间的相对位移量△l和夹片跟进量△α要大于采用工作夹片(短夹片)时的情况;试验表明环氧树脂将起到减小钢绞线相对锚固式接头的位移量△l的作用,同时其自身也具有防腐蚀的作用。 对大直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基坑支护工程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对管桩桩身直接埋入圈梁的连接性能进行了两组不同埋入深度的试验,研究表明,这种连接形式是可靠的。提出参考《港口工程桩基规范》(JTJ254-98)中关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与桩帽连接的计算公式进行试算验证的可能性。管桩桩身的局部受压承载力受桩径、桩身约束、桩身混凝土强度、桩身配筋率等因素影响。对直径300、400和500的三组PHC管桩的局部受压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表明,随着桩径的增大,桩身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逐渐提高;桩身约束的程度对桩身的局部受压承载力有很大影响,约束程度越高,桩身的局部受压承载力也越高。通过有限元的分析得出相同的规律。
其他文献
学位
静钻根植桩是一种预钻孔搅拌水泥土然后植入预制管桩的新型组合桩型,植入的管桩部分具有竹节状凸起。静钻根植桩以其较多的优点被推广使用,相应的沉降计算、成桩检测等配套技
本文在详细综述了国内外箱梁剪力滞效应研究现状和方法的基础上,针对现有剪力滞分析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合实际工程背景,对大跨径混凝土斜拉桥三种主要截面形式主梁的剪力
学位
以悬索结构、索穹顶结构为代表的张力结构体系是当前大跨度空间结构研究的热点,并得到日益广泛的工程应用。本文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对一类新型的张力结构形式——桅杆斜拉悬索系
级配碎石基层的工程设计和建设迫切需要一种有足够力学依据和实际验证的方法来评价级配碎石的路用性能,以取代以往的经验加实验的设计方法来指导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合理设计。由
现代结构设计中,面临越来越多的机构分析问题。以张力结构、开启结构为代表的一些新型空间结构体系实际上就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机构系统,同时机构运动原理也时常在大型结构的施工方法中采用。机构的运动形态解析是机构设计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单机构位移模态的铰接杆件体系为研究对象,重点讨论杆件体系的可动性、机构运动路径数值跟踪策略和运动分岔等三方面问题。论文首先从结构稳定的能量准则入手,对铰接杆件体系的机动特性和几何
水电站高拱坝坝基开挖经常会对建基岩体的岩体结构、岩体质量、变形模量及强度参数产生较大影响。坝基开挖时的爆破冲击荷载在岩体中形成一定范围的爆破松弛带。地应力的重分
单桩沉降计算理论是桩基设计的理论基础。迄今为此,静荷载作用下的单桩沉降特性研究方面国内外研究者已经取得了众多硕果,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基岩埋置深度对
学位
由于现有我国桥梁多为30年左右的混凝土桥,设计、施工的缺陷和长期使用过程中的损伤、老化或灾害逐渐暴露出来:混凝土结构的开裂、锈蚀、承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现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