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闲暇生活在个人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内外的研究中,关于闲暇、闲暇生活、闲暇教育、闲暇德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颇多,但是针对农村小学生闲暇生活现状的专项研究较少。本文从道德发展的视角对A小学中高段学生的闲暇生活现状进行了田野研究,通过呈现其闲暇生活的现状,分析其行为、观点对于道德成长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研究首先系统地描述了A村的生存实然背景、闲暇生活的文化氛围,以及A小学为学生闲暇生活提供的物质和文化现状。然后从学生参与的闲暇活动类型、主要影响因素两个方面对A小学学生的闲暇生活实然状况进行系统描述和分析评价,进而归纳出A小学学生闲暇生活对其道德成长的积极可能性和消极影响。本研究发现偏颇的闲暇观念、短缺的闲暇资源、贫乏的闲暇技能是产生消极影响的主要原因,继而从闲暇观念、闲暇资源、闲暇技能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研究发现,A小学学生的闲暇生活按照其自身对于闲暇生活的感受,从时间上分为了上学期间和假期的闲暇生活两部分。上学期间闲暇生活中,闲暇时间和闲暇资源两个方面的需求能够得到一定的满足,对闲暇生活评价较为满意。但是对假期中的闲暇生活,由于窄化的闲暇观念、稀少的闲暇资源、贫乏的闲暇技能等因素的影响,A小学学生的闲暇生活呈现消极态势。农村小学生的生活整体上对其成长是积极的,但闲暇生活对其道德成长的消极影响多于积极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