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PGA的OFDM系统接收机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sh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作为当前主流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核心技术,具有频谱利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可以与空时编码、MIMO、智能天线、软件无线电等多种新技术有效结合,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本文分别对OFDM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针对本文设计所采用的IEEE802.11a无线局域网标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在阐述OFDM数学模型及原理基础上,分析了OFDM通信系统的基本架构以及关键技术,并且针对OFDM系统接收机的定时同步算法做出了改进,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系统设计分为硬件与软件两个方面。硬件电路设计根据OFDM通信系统的参数选择了FPGA主芯片与ADC采样芯片的型号,分别完成了FPGA芯片XC3S500E-4PQ208的配置电路设计以及外围电路如AD转换模块、UART通信模块、USB通信模块等的硬件电路设计。软件设计上主要是采用Verilog HDL硬件描述语言在Xilixn公司的ISE开发环境下对OFDM系统接收机的各个模块进行编程调试,实现了分组检测、载波同步、符号同步、FFT变换、信道估计与均衡、采样频率同步、剩余相位跟踪与16QAM解调、解交织、Viterbi译码、解扰码等功能,并利用仿真软件Modelsim对各个模块的功能与时序进行仿真,经过验证,仿真结果与预期一致,完成了OFDM系统接收机的软件设计。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H.264视频压缩编码标准中包含了许多先进的视频压缩编码方法。与以往的视频编码标准相比具有明显的进步,是一种更为实用有效的图像编码标准。对整个H.264
随着年龄的增长成熟个体的机体功能逐渐衰减,这被认为是老龄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神经系统也逐渐表现出感觉运动功能的异常(Gagliese,1999a;Hedden,2004;Melcangi,2000;Rutte
真核生物细胞核中有三种RNA聚合酶,即RNA聚合酶Ⅰ、Ⅱ和Ⅲ,它们分别转录产生不同的RNA,其中RNA聚合酶Ⅰ转录合成45S rRNA前体;聚合酶Ⅱ转录合成mRNA前体及大多数sn RNA;聚合酶Ⅲ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