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以食为天”,食品行业与人的生命质量和健康程度息息相关,同时也是消费品行业中为国家提供最大积累、吸纳城市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员最多、与大多数其他行业的相关性和对农业的依赖性较强的产业门类。然而,近年来由于企业自身经营观念和经营管理等问题以及市场及政府监管不到位等问题,食品安全事故及事件频发。这些事故和事件从微观层面造成了企业经营效益降低、企业形象受损、企业倒闭等问题,宏观层面则严重伤害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导致食品市场及社会信任感缺失进而影响国家的基本安全和信誉,最为深刻的是危害着消费者的生命安全从而形成社会问题。为什么食品安全事件屡次发生却得不到真正的遏制?为什么还是有人铤而走险,为追逐利益而视公众安危和信任于不顾?作为外在约束力的制度规则要素对食品企业的诚信行为有什么作用?如何产生作用?作为内在约束力的道德素养和文化观念对企业中的“人”的诚信行为又有何作用?同样又是如何作用的?这种内外约束力又是如何影响食品企业诚信机制形成并产生作用的?这些问题将在本文中予以解答。本文以东方管理理论中治生理论为框架,探索食品企业的诚信机制构建。以“诚、信、义、仁”伦理思想为哲学核心的治生理论全面而系统地反映了对企业的诚信要求。论文首先对诚信内涵、企业诚信、食品企业诚信问题进行文献回顾,在东西方诚信内涵比较的基础上对本文研究的诚信内涵做出界定,并且就食品行业提供人们无可替代赖以生存的必需品的特殊性和特点、快速发展的现状、掺假、假冒伪劣、过期食品出售等失信的表现进行分析梳理,并对食品企业失信做出内外部原因分析;其次,以东西方管理思想及治生理论为基础对食品企业诚信机制在显性和隐性两方面的作用形式进行说明,对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从而指出食品企业诚信内在约束力(隐性)和外在约束力(显性)的构成要素及其具体内涵。最后,以内外约束力为指导从人、企业、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构建以“诚、信、义、仁”为主要体系框架的食品企业诚信机制。本文通过行业分析丰富了东方管理理论的实证研究,促进东方管理学的发展和实践应用。同时,为食品企业提供诚信机制建立的系统的模式和方法,也为政府对食品企业实施监管、完善监管机制和市场机制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