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废弃涤纶的偶氮染料合成及其应用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n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聚酯因优良的理化性能,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伴随着聚酯的广泛应用而产生的大量废弃聚酯,如果处理不当不但污染环境还造成能源的浪费。通过化学回收方式对废弃聚酯循环再利用,是比较科学的回收方法,而其中利用乙二醇降解废弃聚酯可以得到用于制造原料的BHET单体,且已经实现连续化生产,被认为是具有实用价值的回收方法。由于半数以上的聚酯产品用于纺织行业中即以涤纶纤维、织物的形式存在,因此本文采用乙二醇降解废弃涤纶得到BHET及TPA单体并利用其制备偶氮染料。本课题采用乙二醇降解废弃涤纶得到单体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HET),同时探讨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乙二醇用量对降解产率的影响。根据BHET的性能,利用氢氧化钠水解BHET得到对苯二甲酸(TPA)。利用BHET单体经过硝化反应、还原反应、重氮化反应、得到重氮盐离子,分别将此重氮盐与N,N-二甲基苯胺、1-(4-磺酸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偶合反应得到两种偶氮染料即偶氮染料Ⅰ、Ⅱ。同时利用TPA单体经过硝化反应、还原反应、重氮反应,将此重氮盐离子与N,N-二甲基苯胺偶合得到偶氮染料即偶氮染料Ⅲ。将得到的偶氮染料Ⅰ、Ⅱ、Ⅲ分别用于上染锦纶及涤纶长丝,并各自探讨染液pH值对涤纶、锦纶上染率的影响以及对L*、a*、b*值的影响,得出偶氮染料Ⅰ、Ⅱ、Ⅲ上染锦纶的最大上染率分别为71.4%、75.4%、84.7%,上染涤纶的最大上染率分别为86.1%、57.0%、39.8%,最终发现在低pH值下偶氮染料Ⅰ适用于上染涤纶,偶氮染料Ⅲ适用于上染锦纶。同时初步探讨了在废弃涤纶降解制备BHET单体的过程中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乙二醇用量三种因素对降解产率的影响,BHET单体硝化过程中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浓硝酸浓硫酸质量比对反应的影响,初步得出最佳的降解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1h,催化剂用量为0.3%,m(PET):m(EG)=1:3,最佳硝化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8h,m(硝酸):m(硫酸)=1:7。综合上述,利用乙二醇对废弃涤纶采用化学回收方法得到BHET单体以及TPA单体经过硝化、还原、重氮、偶合反应制成不同结构的三种偶氮染料,分别用于上染锦纶、涤纶长丝,最大上染率分别可达84.7%、86.1%。利用此方法回收再利用废弃涤纶不但能够减少资源浪费,符合我国节能减排的要求,减少环境污染,还能够很好的再利用于纺织行业,实现纺织产业的业内循环利用,实现资源化再利用。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胃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中医内科疾病,现代医学把以上腹部疼痛为主症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归属于胃痛的范畴。胃痛是全球性的高发疾病,
随着人们对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不断提高,微生态制剂在其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应用于水产养殖中的各种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及应用情况.从提高水产
本文报道1例新生儿,因注射器微粒造成肠缺血坏死。病例男婴,重860g,妊娠25周经阴道产出。于出生后1和5分钟Apgar评分分别为3和9分。因呼吸窘迫综合征,出生后就给人工通气,作
目的:研究补肾安胎冲剂对复发性流产小鼠蜕膜组织血管和蜕膜细胞形态变化、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 nsity,MVD)的干预作用。从母胎界面血管生成角
随着智能电网快速发展,电能质量监测技术更加标准化、信息化和网络化,而传统电能质量监测装置明显无法满足智能电网发展需求。以电能质量智能监测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D
中国棉花年产量在世界上占据很大比重,因此其副产物棉籽壳资源极为丰富。棉籽壳中半纤维素含量在24~28%,且棉籽壳中不含阿拉伯糖等杂糖,是制备高纯度低聚木糖较为理想的原料。本
<正>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目的是什么,教育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一直是人们所探讨的重要课题。而高等教育是培养"通才"还是"专才",二者何去何从,又是当前我国高等
在汽轮机当中,EH油系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安全保护系统,其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汽轮机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一旦EH油系统发生故障,将会直接影响汽轮机的运行状态
本文以速生杨树木材为研究对象,揭示了木材高强微波预处理机理,构建杨木微波预处理理论预测模型,模拟了杨木临界微波预处理条件,并采用自主研制的木材高强微波预处理设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