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箱梁具有抗弯刚度大、抗扭性能强、自重轻、跨越能力大及施工方便等特点,适用于各种桥梁结构体系,使得其被广泛地应用于桥梁工程中。然而,薄壁箱梁在纵向弯曲时会产生剪力滞后效应,即剪力滞效应,不考虑剪力滞效应的影响,将会导致桥梁结构较高的安全风险。在斜拉桥中一般主梁较宽,所以腹板间隔也比较大,导致主梁剪力滞效应显著,尤其是在塔梁固结处更为明显。而单索面斜拉桥目前更是没有大比例模型试验的系统研究成果进行参考。论文详细阐述了箱梁剪力滞效应的概念,综述了目前工程界解决剪力滞问题的各种理论和方法,评述了各种理论和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并对研究现状进行了展望。论文以建邦黄河公路大桥为工程背景进行模型试验,选取靠近中塔处的七个主梁节段,通过1:5的大比例预应力混凝土模型,测试出不同工况下主梁不同横截面位置处的剪力滞系数。同时,基于有限元理论和结构仿真分析原理,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试验结构仿真分析模型,计算出相应工况、相应位置处的剪力滞系数,并将理论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表明在计算此种类型的桥梁时二者吻合较好。通过对斜拉桥箱梁剪力滞的分析,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规律,能够作为设计和施工的参考依据,提供了直观的可视化结果,在桥梁工程中具有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