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老龄化不断加剧,老龄歧视已成为老年病理学、人口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对老龄歧视的研究主要围绕不同社会领域存在的老龄歧视现象展开,以不同人群的老龄歧视态度和老年人的歧视感受为研究重点。但从语言角度出发,研究老龄歧视在语言中的体现,这类研究相对匮乏。对学术语篇中可能带有歧视意味的老龄称谓语的讨论则更少。本研究以费尔克劳的三维模式(1989)和研究伦理的相关伦理原则为理论框架,采用自建语料库和语篇分析的方法,对我国老龄话题学术论文英文摘要中的老龄称谓语进行频次、搭配、词簇和语义韵研究,探讨这些老龄称谓语是否具有歧视性,并尝试分析社会、经济、文化及研究伦理等方面的成因。本研究具体围绕三个话题展开:一、我国老龄话题学术论文英文摘要中老龄称谓语的频次;二、我国老龄话题学术论文英文摘要中带歧视意味的老龄称谓语的搭配、词簇和语义韵特征;三、我国老龄话题学术论文英文摘要中的老龄称谓语存在老龄歧视的原因。研究表明,一、自建语料库中老龄称谓语高频词为“elderly”、“old”、“aged”、“senior”和“older”,其中“elderly”使用频次最高;由于自身的消极含义和扭曲的委婉义,自建语料库中绝大部分老龄称谓语本身就具有歧视意味,不具备歧视性或委婉义的中性词汇仅有“older”;二、自建语料库中所有老龄称谓语均为复数形式,构建了老年人同质化的群体身份特征;所有老龄称谓语频繁作为介词宾语使用,老年人被研究者预设为依赖他人和社会关照的群体;大部分老龄称谓语的搭配中体现出贬义消极的语义韵,老年人被视为极易受疾病困扰和压力侵害的病弱群体,常作为社会服务、医疗保障的对象出现在研究之中;三、自建语料库中带歧视意味的老年称谓语的出现与具体研究领域缺乏语言使用规范作指导、作者研究伦理意识不强、媒体报道及传统文化的嬗变密不可分。本研究的意义包括,一、通过对我国老龄话题学术论文中具有歧视意味的老龄称谓语的研究,扩大了语言学与老龄学领域的研究范围;二、拓宽了跨学科修辞学尤其在摘要写作方面的研究视野;三、提供了明确的老龄歧视语言的定义并确立了老龄称谓语词汇表;第四,引起老龄学、语言学学者及英语学术写作教师的注意,减少研究者在学术写作中无意使用的具有歧视意味的老龄称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