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近现代历史文化视阈下“新时代辽宁精神”研究

来源 :大连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tu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是着眼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全局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中央继建设沿海经济特区、开发浦东新区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又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作为“共和国长子”的辽宁在东北振兴战略中举足轻重。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东北和辽宁的振兴发展,多次深入东北、深入辽宁视察调研,召开专题会议,并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为东北地区和辽宁振兴发展指航定向。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面对崭新的历史机遇,具有悠久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辽宁,凝聚全省人民之力,汇聚全省人民之智,确立了以“长子情怀、忠诚担当、创新实干、奋斗自强”为表述语的“新时代辽宁精神”。“新时代辽宁精神”中体现的崇高品质,作为强大的精神动力,贯穿于辽宁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振兴的每一个历史进程中,助力辽宁的振兴发展。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在辽宁历史发展进程中,依托辽宁近现代历史文化,结合历史事件、人物事迹等具体实例,探析“新时代辽宁精神”的形成轨迹,提出辽宁人民弘扬和践行“新时代辽宁精神”的具体途径。
  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缘由、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介绍辽宁丰富的自然、历史和人文资源以及所形成的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解读“新时代的辽宁精神”确立意义和十六字表述语的内涵,探析“新时代辽宁精神”与辽宁历史文化间的辩证关系。第三章结合历史事件、人物事迹等具体实例,在辽宁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振兴时期的四个历史维度视域下,对“新时代辽宁精神”的形成轨迹进行研究。第四章主要提出加强思想引领、厚植文化底蕴、发挥榜样作用和创新教育方法四方面具体途径,弘扬和践行“新时代辽宁精神”。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学位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学位
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探求自由解放事业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旨趣。而发展民生则是坚守人民立场的表征和应有之义。尽管,马克思没有明确提出“民生”这一词语,但民生范畴、民生内容等一直是其关注和研究的重点。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忠实遵循者和践行者,中国共产党自成立日起,就始终把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作为宗旨和初心,并持续推进和改善民生。特别是随着全国解放战争的不断胜利,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逐渐由农村转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