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广学会对华文化传播研究

来源 :辽宁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sb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学会是英国新教传教士韦廉臣(Alexander Williamson)于1887年在上海发起的,由西方在华政、商、宗教界人士共同参与的出版机构,始称同文书会。该会在华活动长达70年之久,直至1957年与青年协会书局、浸会书局、中国主日学合会合并组成“中国基督教联合书局”而告终,历经清末、民国与新中国三个时代。广学会在存续期间始终致力于开展对华文化传播活动,其中尤数晚清二十四年(1887至1911年)最为活跃。清末时期,广学会坚持以书刊为媒介、以中国官宦文人为首要对象、以同化全体中国人思想为目标,奉行“自上而下”的文化传播策略。热心政治、参与政治是其最为鲜明的特征,该会以维新运动、新政等重大历史事件为契机,利用现代报刊和书籍积极向清末中国统治阶层“建言献策”,中文出版物日积月累异常丰富,仅有据可查者就多达399种,未记录在案的宣传单张、小册子更是不计其数。光绪帝、张之洞、康有为、梁启超等著名政治人物曾一度将广学会之言论奉为准绳,该会对晚清中国的政治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极为持久、广泛且深刻的影响。故此,清末广学会实为研究中国近代史、中西方文化交流史无法回避的重要对象之一。本文聚焦于清末时期广学会对华文化传播活动,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阐述广学会建立背景。广学会的创建绝非是对彼时中国已有出版会社的复制,也不是新教群体内各宗派间的竞争产物,而是清末西方在华势力设身于中国社会实际与新教在华传教事业发展现实的双重环境下,就如何更为有效地开展文化传播与思想渗透活动的现实考量。本部分重点对新教团体早期入华历程与主要传教方式加以整理分析,并对清末中国舆论环境中新教在华出版活动的历史场景予以展现。第二部分,挖掘广学会起源史实,理清其组织体系与人员构成。广学会的起源与其机构沿革史脉络各异,二者不应混淆视之,通过对两条线索的系统梳理,还原该会诞生的来因去果,及其在西方对华文化传播活动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广学会作为一个由新教传教士创办的出版会社,虽宗教色彩浓厚,但实为西方来华政、商、新教三方势力共同组成的出版联合体,各方力量在会内分别扮演着不同角色,通过详细探查广学会人员构成,及其不尽相同的入会动机,进一步阐明广学会本质。第三部分,揭示清末广学会对华文化传播策略下出版活动的完整图景。广学会对华文化传播策略始创于韦廉臣,继承于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并在晚清不同历史时期不断发展、调整,以指导该会具体出版活动。本部分着重挖掘、分析李提摩太、林乐知(Young J.Allen)、季理斐(Donald Mac Gillivray)等广学会核心人物在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新政改革等阶段的相关言论及思想变化,对该会文化传播策略及实践活动进行全面、系统展示。第四部分,解析广学会对华文化传播活动由盛转衰的内在理路。清末广学会对华文化传播活动的高潮主要集中在维新运动与新政时期,时间跨度长达16年,而在两场性质相近的改革运动中该会却收获了一盛、一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深入剖析广学会文化传播活动蕴含的理路,以及中国文人学子如何打破其苦心构建的知识垄断体系是本部分致为关键的内容。本文以广学会在清末二十四年中的文化传播活动为主线,对该会之起源、组织构建、人员组成、策略产生与发展、书刊出版实践等多项内容进行递进剖析,通过大量尚未发掘与利用的原始资料,客观真实地展现该会对华文化传播活动表象下的思想渗透本质,力图为研判当前面目各异的西方对华文化传播活动,以及实现跨文化传播与交流提供更为充分的历史借鉴与启示。
其他文献
从1917年开始的文学革命到1949年7月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召开,是中国文学史上通常所定义的现代文学时期,本论文把这一时间段内批评主体对当时女性作家及其创作的作品的共时性批评作为研究对象。在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间的历史与现实语境中,论文先是全面梳理并整体观照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然后从批评主体的身份特征入手,进一步探究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主要理念、模式和方法,分析其价值与局限,以期在推进完善中国
法教义学的科学性问题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法哲学问题,围绕着“法教义学是不是科学”、“如果是,法教义学是什么样的科学”、“法教义学的科学性是什么”等问题,在不同的时代、地域和社会中,进行着旷日持久的争论。法教义学是一门关于法律解释(理解)与适用(为司法做准备)的实践学科。科学是一种高于常识与经验的“典范(高端)知识”,科学性是科学的本质属性。法教义学的学科性质与任务决定了科学性应当厘定在“客观性”、“可
新时代加强大学生法治观教育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法治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法治观教育作为一项政治性、理论性、实践性、时代性很强的综合性教育活动,对于深化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法治信仰、树立走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信心,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推动力量
中国自1990年起进入社会转型期,与社会转型同步的是文学转型。文学转型的标志有两个,一是从上世纪初即开始形成与延续的中国以现实主义为主导的现代文学向当代社会转型文学的转型;一是以乡土文学为主导的文学写作向城市文学写作的转型。这两个转型标志对于中国文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意义充分体现在“70后”作家多年的创作实践中,这使得本选题就有难得的研究价值。“70后”作家在世纪之交的社会转型期登上当代中国文坛
宪法乃九鼎重器。我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取得的辉煌成果,规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性质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权组织形式,明确了国家未来发展方向,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特别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将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坚定信念。一
文学商品消费与文学审美接受是文学消费活动的两个纠缠不已的历史属性。不同的文学生产、媒介技术与文化语境条件下,这两个历史属性呈现为不同状态,并构成不同的属性关系。在这种属性状况与属性关系的历史作用下,文学消费以其对广义的文学生产活动的参与不断影响着文学活动的历史状况。而从文学媒介演化、文化语境变迁的历史条件角度探索这两个属性状况及属性关系状况,是文学理论有待展开的论题。文学消费奠基于文学生产活动,并
“劳动”既是一个历史具体的现象,又是一个极具理论价值的具有广泛生发性的论题。通过对文学作品中劳动叙事这一主题的深度探析,劳动背后潜隐的社会历史形态更迭、伦理价值变迁、审美向度流转都会一一呈现。本文以劳动为视角,基于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等领域的理论成果,运用对比研究、历史文化学研究方法,读解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论文的绪论部分交代了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并且
长征精神是中国工农红军在伟大长征中铸就的精神旗帜,也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谱系的标杆,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不朽篇章。长征胜利后的80多年里,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弘扬优秀革命传统的重要代表,始终激励着中国人民奋斗在“新长征”路上。特别改革开放之后,长征精神的弘扬上升到国家维度,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深刻总结和大力弘扬长征精神。新时代,置身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奋进在实现“
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重要、最致命、最隐蔽的风险之一。在商业银行的经营过程中,借短贷长的期限错配特征使得商业银行天然存在着发生流动性风险的可能性。随着我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整个金融市场的阵痛性改革的深化,中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隐患不断累积。特别是2019年以来,中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事件频发。包商银行被接管和破产、锦州银行战略重组以及营口沿海银行和河南伊川农村商业银行集中挤提事件等,充分暴露
露西·伊利格瑞和茱莉亚·克里斯蒂娃、埃莱娜·西苏并称为欧洲现代女性主义“三位一体”的代表人物,伊利格瑞的学说包括女性主义精神分析理论、女性主义权力话语理论和性别政治批判理论等方面的内容,其突出的特质是明确的解构主义立场和对于差异性权利规则的强调,她的理论可以视为是关于差异性的差异化的研究。伊利格瑞的女性主义理论一方面放弃经典女性主义理论着眼于权利的现实取向,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女性确认女性性经验、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