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投资是社会总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调节经济的重要工具,是国民经济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已逐步重视公共投资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公共投资效率问题已成为各国经济决策的重要内容。本文拟运用现代经济理论,结合国内外公共投资实践,对我国公共投资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细致、深入的分析,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对我国公共投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以期对完善我国公共投资体系,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分析问题时,本文采取了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式和宏观、中观、微观分层次的分析结构。具体地说:在分析方式上,首先对公共投资效率的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理论分析,使读者对公共投资、效率、公共投资效率的涵义、特点及公共投资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机理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通过认真整理近20年来我国公共投资的统计数据,并运用科学的计算、计量的实证分析方法,使读者对我国公共投资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当前公共投资规模,公共投资在促进经济发展中重要作用及存在的问题有了一个更加直观、深入的理解,为提高公共投资效率指明了方向。在分析结构上,结合公共投资的特殊性,采取了宏观、中观、微观相结合的分析结构,一是从宏观上对我国公共投资的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进行了分析,并利用C-D模型对公共投资、私人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到三者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二是从中观上着重分析了公共投资的资金来源、地区、城乡及行业结构,进一步明确了目前我国公共投资结构的现状并发现了存在的问题;三是从微观上,运用委托代理关系理论,结合我国实际,分析了公共投资信息不对称、政府委托代理关系等问题,为进一步解决公共投资效率的问题指明了方向。本文共五部分,基本框架是:第一章为概念的界定。本部分主要介绍了公共投资的概念、特点,效率的定义,公共投资效率的定义、主要影响因素及研究公共投资效率的体系,明确了本文研究的内容及分析结构。第二章是用理论分析公共投资效率。本部分主要从普遍性的角度,结合涉及公共投资领域的相关理论,对公共投资的产生、作用及存在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理论分析,为公共投资的实证分析奠定了基础。第三章为我国公共投资效率的实证分析。本部分主要从我国的角度,通过对公共投资宏观效率、中观效率和微观效率的分析,明确了我国公共投资的历史演变、重要作用及存在的问题,为公共投资问题的解决指明了方向。第四章为提高公共投资效率的国际经验借鉴。本部分首先介绍了美国、英国和德国公共投资的有关经验,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三国公共投资的先进经验进行了认真的总结,进而为我国公共投资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借鉴。第五章是完善我国公共投资体制的建议。本部分具体提出了优化公共投资结构、改进政府官员绩效考评体系及健全公共投资决策、运作、监督和后评价机制的建议,实现了本文的写作目的。